高级搜索
“绽放——蕾丝的前世今生”展览在中丝博开幕(2017-03-24)
2017-03-24

3月24日16:30,“绽放——蕾丝的前世今生”展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馆长赵丰在开幕式上致辞。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赵帆带领来宾参观展览,并作了精彩的讲解。






“绽放——蕾丝的前世今生”展览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既有馆藏进行整理、研究后的成果展示,共展出蕾丝藏品40余件,有家纺、服装、配饰等类别,包含杯垫、餐垫、挂布、头纱、包、裙、手套和领饰。








赵帆告诉我们,本次展览所展示的蕾丝年代跨越18至20世纪。其中有一件1720年的手工蕾丝织物,是馆藏年代最早的蕾丝藏品。赵帆详细讲解了蕾丝的起源、色彩、编织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并结合展品向来宾们解释手工蕾丝作品与机器生产的异同。




蕾丝在近代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与西方传教士登陆沿海通商口岸有关,在中国被称为“花边”或“抽纱”,其中以山东的棒槌花边及浙江杭州的萧山花边最具代表,此次展览中就展示了数件馆藏的萧山花边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件展品的设计者萧山花边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赵锡祥老师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细细观察各类展出的蕾丝藏品,不时向策展人提出自己对藏品的见解。




本次展览还准备了配套的文创小礼品,来参观展览的观众们都可以在展厅中领取。




当日,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安排了两场精彩的讲座。18:00,萧山花边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赵锡祥老师在新猷资料馆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萧山花边的历史与工艺”的讲座。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城,在19世纪,由意大利传教士传入萧山县坎山镇。赵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他记忆中萧山花边产业的盛况,并详细讲解了萧山花边的制作工艺。萧山花边以细小的银色绣花针作为工具,用纯棉线编结盘缀而成,又或在棉、麻、丝、化纤等布料上绣花、补花、雕嵌、抽拉制成,多为米色和白色。“萧山花边的品种约有1000种,不算细的,生产工序就有13道,不仅实用而且也可以细细欣赏。”赵老师说起萧山花边,满满的自豪。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向赵老师请教有关萧山花边的知识,赵老师也拿出了随身带来的萧山花边作品,结合实物为大家一一作答。








19:00,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炜在锦绣廊开讲。他在“无界泛舟”讲座中讲述何为“匠心”,和大家分享了他最新的艺术创作——牛腿线体艺术,带领来宾们感受古代工匠的娴熟技艺和艺术精神,了解古时的人文、历史、风貌、神话等内容。






来宾们在展览中感受蕾丝的浪漫与典雅、纯洁与美好,在讲座中体悟技艺之美、匠人之心。夜幕降临,中丝博的夜晚让人意犹未尽。







“绽放——蕾丝的前世今生”展览将持续到5月7日,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的配套活动,如蕾丝课堂,蕾丝之夜等等,更多的惊喜值得期待。(通讯员:陈露雯)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