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重拾蚕桑记忆,领略非遗文化”——中丝博非遗考察活动成功举办(2014-05-17)
2018-01-02

        继2013年首次探访蚕乡云龙村活动,今年5月17日,我馆与青年时报和海宁市周王庙镇人民政府合作,组织学生与时报读者近百人,再一次前往云龙村,带领众人“重拾蚕桑记忆,领略非遗文化”。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2009年,云龙村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馆一直以来致力于传统蚕桑丝织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进民众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绵绵细雨皆为情,打着伞、披着雨衣的参与者们,在云龙村村委会委员徐家裕的导览与解说中,先后走进了蚕房,近距离观察了成长中的蚕宝宝;踏进了蚕桑民俗文化园,这里不仅有静态的蚕桑民俗文化的陈列展示(如云龙蚕桑历史习俗介绍、《蚕花姑娘》电影和《金龙降落的地方》视频播放、祭蚕神等),还让参观者们观看了剥棉兜、拉丝绵和手工缫丝等现场表演。一个个蚕茧在热水中有序地跳跃着,让学生和小朋友不住地发问,“蚕茧里抽出来的丝在哪里?”“一股丝线为什么要这么多根蚕丝?”“为什么要在热水里泡蚕茧?”

        时值桑葚成熟之际,细心的云龙村活动方还给每人都分发了雨衣和小篮子。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学生们三五成群结伴,都走进了桑林里采摘桑葚,忙的不亦乐乎。一位姓郑的家长对我们说,平时他们就特别注重多带孩子出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因为传统文化平时在学校里很少能接触到,更不要说亲自体验。他们很欢迎这样的活动,家庭与家庭之间,还会经常“呼朋引伴”,一同参加。

        下午1时,大家还与当地民众一起参加了“海宁市周王庙镇第二届蚕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随后举办的结蚕网和裹蚕讯粽比赛。当地的参赛者们麻利地将一束束整齐的稻草搓成细麻绳状,在结蚕网专用的架子上编成一张长约1.5米、宽约1米的蚕网(注:在养蚕过程中是用于清理蚕匾时,在蚕网上方放置桑叶,将蚕引到蚕网上方,以便蚕农清理蚕匾)。整个过程仅用1个小时,就有参赛者编成了一张蚕网,拔得头筹。紧接着,裹蚕讯粽的比赛又拉开了帷幕,观众们纷纷拿出相机,将一幕幕精彩场景记录下来。

        活动即将结束之时,来自浙大的同学谈到了她的心得:“有些类似的活动会比较流于形式,但是这次活动比较好,活动安排也很有新意。当地的人可能比较熟悉这些,但是我们北方的民众就不是很了解了,所以了解这些内容也会觉得很有趣。现在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中逐渐消失了,多了解能帮助民众加强保护这些流失中的文化的意识,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增强文化认同感。参与这次活动还是非常值得的。”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主要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织物设计和制造等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等地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位于海宁市周王庙镇西南部的云龙村,自清末以来,一直是浙江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村里历代养蚕,村民中世代流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因此在云龙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其形式多样,有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及诸多生活、语言禁忌等,成了江南蚕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各种形式的蚕俗在云龙村均有体现。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