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经纶讲堂|陈振濂:敦煌悬泉置遗址汉简和东汉碑刻隶书——出土简牍书法墨迹在当下的意义
2019-10-21

图1 讲座现场

引言 

8月4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来到“经纶讲堂”,为大家主讲《敦煌悬泉置遗址汉简和东汉碑刻隶书——出土简牍书法墨迹在当下的意义》。 

唐代创立的楷书,规范了我们今天汉字的基本形态。历代学者和文人认为汉字表达最关键的要点,第一是要便于书写,第二是文字组合要有非常明确的规律,含义要固定。唐代楷书就符合这样的意义。而唐代以前的隶书,则是汉字成熟以前的过渡期,以东汉隶书碑刻和“悬泉置简牍”为代表。本次讲座将讨论东汉碑刻和“悬泉置简牍”在书法史与文化史上的意义。

 

1、 汉代是隶书的时代 

在书法艺术史上,我们视颜真卿、欧阳询的楷书为标准。凡是符合这标准的文字,就是唐代或是唐代以后的书法;不符合这标准,或有些笔画的提按顿挫和楷书不同者,就显得有缺陷,就有可能是上古时代或中古时代的书法。 

例如许多人觉得《兰亭序》是一个唐摹本,因为一般东晋时代的书法,还没有到唐楷这样技巧上的成熟度。而《兰亭序》的很多用笔方式与唐人十分相似。 

秦代的小篆、再往前战国的大篆,是文字演变到汉隶的源头。汉代是隶书的时代,就像唐代是楷书的时代一样。在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汉简,就是研究汉代前后隶书书写与石刻的重要资料。

 

2、 汉隶的书法经典 

隶书的书写基础和先前秦篆和战国金文文字最大不同之处,是在于“笔画开始有弹性”、“线条开始有粗细”并富有提按顿挫的节奏感。 

历来我们学习汉隶,都是以“东汉碑刻”为经典。 

初学者从《史晨碑》入手,因为它最有规范,最好掌握,也最经典。它被视为汉隶最官方、最具标准笔画、最类似于后代馆阁体的表现。第二个就是《礼器碑》,《礼器碑》的笔画也是横平竖直,但比较瘦劲,和很多的竹木简牍的笔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2 《史晨碑》

图3 《礼器碑》 

和馆阁体类似的《史晨碑》、《礼器碑》相比,《曹全碑》属于非常柔美的汉隶拓本,它带有“曹衣出水”的飘逸感。《礼器碑》相较之下,则显得非常端庄、不苟言笑,有正襟危坐的挺拔肃穆感。 

唐代的韩愈,形容王羲之的书法为“姿媚”,《曹全碑》就属于姿媚的代表,但是它的用笔规则,和我们看到的一般汉代隶书相比,除了柔软性增加、笔画具有流动感以外,其它值得关注的,还有扁型的字体。

图4 《曹全碑》

《封龙山颂》《张迁碑》《西狭颂》和《曹全碑》则是一个风格意义上的对比。

图5 《封龙山颂》

图6 《张迁碑》

图7 《西狭颂》 

《封龙山颂》的笔画非常质朴;《张迁碑》的笔划非常强悍;《西狭颂》更加如此,因为《西狭颂》刻在自然的崖谷石壁上,石壁不是平整的面,笔画就只能从大处着眼,而不容易见出小细节感,甚至带有一点笨拙、丑陋的感觉。 

要了解汉隶,最核心的代表就是《史晨碑》,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它;《礼器碑》也是比较标准的版本;《曹全碑》则非常优美;至于其他如带有点笨拙感,但站在金石学的立场,则蕴含着巨大历史能量,带有沧桑感的汉隶,这一类型,非《张迁碑》、《西狭颂》莫属。 

汉代的石刻都有历史故事。比如《西狭颂》是在记录从陕西、甘肃到四川这一带的“蜀道难”,这一带山路崎岖必须修栈道,遇到大山就要挖隧道和架栈道才能行走。《张迁碑》,则是记录张迁作为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

 

3、 “四大汉简”的概念 

古人学习汉隶时还并不知道有汉简,只能从石刻的拓印墨本学习。汉简才出土一百多年,故而在研究书法史的书中,如果提到汉简、甲骨文等字,就一定是清末民初的研究。这是一个时代特征。 

从清末1899年我们发现汉简,一直到改革开放,学术界都很注重汉简的文史价值,但书法界对汉简艺术的重视一直不够。 

过去都认为,手写的汉简相当于便条记事,一些日常生活起居的记录,日日如此,本都不值得一提,写完随手即可扔掉。但帝王将相的重要功绩,或是三代祖先辉煌高贵,那就要慎重地树碑立传,就必须刻在石头上。所以我们以前将竹木简的文字归类为“民间书法”,而石刻为“庙堂书法”。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两种分法。汉简已经出土100多年了,我们对汉代隶书的汉简和石刻定位也还是这样。 

随着学术的发展,以及“四大汉简”的发掘,简牍的重要性才逐渐被重视起来。“四大汉简”包含《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甘谷汉简》。

图8 《居延汉简》 

图9 《敦煌汉简》

图10 《武威汉简》

图11 《甘谷汉简》 

《敦煌汉简》发现的时间最早,由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人发现;《武威汉简》《甘谷汉简》刚出土时只有几枚,后来逐渐增多,但和许多遗址一样,因为发现的数量都不多,最初都不容易引起注意。 

汉简出土以后接触空气就会快速萎缩,在保存上需要具有相当的技术。“悬泉置”发现了23000多枚的汉简,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汉简保护的最佳气候环境,“悬泉置汉简”成为书法史、文化史上研究的重要根据。 

五六十年代以后,陆续在中原及南方出土了更多的东周、秦直到汉代的简牍,秦简因为地域的关系,和西北汉简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湖北与湖南、安徽、江苏,过去都是荆楚之地,不属西北序列。长沙走马楼出土了3万枚汉简,湖北出土了睡虎地秦简,都在近年吸引了很多学者投入研究。 

图12 战国楚简  

图13 “悬泉置汉简” 

汉简的内容有很多种类型,上到国家法令,下到户籍、契约、税捐记录等,丰富多元。 

在书法文字的形态上,汉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宗的汉隶风格,以“四大汉简”为代表,笔划都是扁平的结构、线条舒展有弹性、字型平稳,也是我们现在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简牍。 

另一类就是现在仍然不断被发掘的南方简牍,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出土的简牍。 

三国时期,开始有了楷书,虽然形式没有像后来唐楷这么严格,但笔画里已有草写,属于民间的书写。过去简牍里的隶书的正宗色彩慢慢被稀释掉,我们将这时期的楷书视为一个过渡期。 

除了长条的竹简,也有小片的木牍,简牍可以缀接,连篇累牍地写,木牍比较类似今天的标签,用作标示。例如驿站的驿卒传递军情,腰上的腰牌,就是属于木牍的。 

木牍里有些笔画和汉代碑刻非常接近,也有一些书写得非常自由,形式多变,这代表着当时字体在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中,除了追求书写方便,字形也要不断定型以求清晰可辨。 

民国初年,上海书法名家从沈曾植到来楚生,是最早尝试用出土竹木简遗迹当字帖来学写书法的人。 

有时候他们写书法时,是将简牍隶书体中所有横笔笔画先一次写完,再写竖笔。而如我们今天学写字的要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意识,在汉代的隶书书写时很可能还没有或不作规定,不但简牍、甲骨文也可能没有。 

以前郭沫若先生在论文《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曾举过一个例子,他提到自己在河南安阳发现过一片甲骨片,共分成左右两段。第一段刻得非常工整,字迹优美;第二段则刻得歪斜凌乱,看起来应该前一段是由老师做示范,第二段是学生在摹仿学习。

这块甲骨片,如果每一行有八个字,八个字里面的所有行笔都是先把横笔刻满,再刻竖笔,这是因为没有严格的笔画笔顺规定,刻画时容易忘记或错误,在今天看起来就显得非常奇怪,说明笔画与书写的规则,也是在不同时期慢慢演化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起初就有的。 

战国时候的湖南、湖北都是楚地,所以楚国的简书,又称荆楚之书。上面的隶书,甚至还有篆书的些许痕迹,是从长方形的字型,转变为比较方形的过程。楚简里,也有些把字形书写得很扁,字间距比较大,目的是为了易于辨识,这样的处理,往后也影响了汉简的写法。

 

4、  在“丝绸之路”背景下看敦煌汉简中“悬泉置遗址汉简” 

“悬泉置”位于甘肃敦煌,是一个驿站,负责军事情报传递与往来商旅、使者的接待住宿。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悬泉置汉简”相当重要,因为它记载了很多丝路岁月上的重要大事,例如匈奴与汉朝的军事作战情况。 

“悬泉置遗址”的简牍,有许多在一片简牍上书写了两行小字。一排一行字的例子不多,这种一片两行书写的形式在当时很罕见,因为以前的文字字形尚未稳定;一片一行字,比较方便辨识。 

以往我们认为竹木简书法是“民间书法”、“草根书法”,不登大雅之堂。但“悬泉置”的汉简字迹相当细小,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无法写出像这样只有半个苍蝇头细的笔画,它几乎像我们今天的微书。尤其在汉代,更难以做到。所以它一定是出自经过严格且专业训练者之手。 

许多专家研究了“悬泉置”的汉简以后,认为“悬泉置简牍”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法,它标志着丝路文明的成熟程度,打破了我们过去认为简牍是“草根书法”以及丝路岁月是我们先进地区如中原向落后地区如西北进行输出的印象。 

我们认为,当时往来丝路之人,应该都非等闲之辈,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水平。例如敦煌壁画和中原文化的风格完全不同,但它的艺术价值,恐怕连许多中原文化类型也及不上。

 

5、 自古以来都是从石刻看墨迹。今天应该反思和反省。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甲骨文是用锐器刻写,金文是青铜器冶铸。 

从青铜器的铸造开始到冶铸铁器,中国文明在进入农耕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文字大发展的时代。 

甲骨片上的文字,是先书写后再刻画,我们现在可以从拓片上看到这些文字,已经属于经过了第N道工序。 

铜器在烧浇铸造的时候,里面只要有一个小气泡,文字笔画就会走样。因此青铜金文铭文的第一步是书写,第二步是翻模,第三步再冶铸,冶铸完以后第四步拆模,第五步是整器,包括对文字的修饰,当器型完整了,到第六步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墨拓拓片。 

甲骨文和金文刻写的前几道工序可能不一样,但是最后墨拓的结果一样。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直接的书写,这叫做“隐性的书写”。 

直到东汉碑刻,也是需要书法家先在石头表面书写,写完字以后,工匠再刻。书写的步骤叫做“书丹”,因为要用朱砂在石头上写字,我们现在看到的墨拓,都是隋唐以后才开始有的,在汉代还没有墨拓、复制的技术。 

东汉的碑刻都是上石刻凿,后世为复制,再用墨拓和装裱,装裱的拉力会把某些笔画的字拉开或是缩细,而且原石崖谷石壁遭受大自然的侵蚀,也会使摩崖石碑的字迹造成损害。古人只能从我们称为石花的部分来了解汉隶的原始笔画。在这过程中,有可能本来书丹的形式优美,但是刻工偏好生硬的风格,经过墨拓呈现在我们后人眼中,很多笔画可能已经与最初不同。 

图14 殷甲骨文原片

 

图15 殷甲骨文拓片

图16 金文:西周《大盂鼎》原物及拓片


6、 19世纪末的大转机:上古书写型态的重新定义 

在一个专业学习的环境中,我们会向学生强调,我们看到什么就学写什么,因为我们虽然知道其中有十分复杂的多道工序,但经过上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而不可能猜中它原来究竟什么模样,因此我们称金文石刻隶书中的书丹、墨书都是“隐性书写”。 

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就只能靠这墨拓来了解古代石刻的书法。而近百年中原始的书写样式竹木简牍出土以后,我们看到了汉代最直接最原本的“显性书写”。

图17 书丹

 

7、 改变书法史审美观念和书法经典学习的方式 

东汉碑刻里有很多岁月苍茫的痕迹,我们今天教学子儿童学写字,为了方便易学,不太会用残破的碑刻拓片来作为开始,但这样一来,也就无法领略古金石碑刻中包含的自然岁月之美。 

新出土汉代简牍没有经过修饰与自然破坏,能保持原本的样态,它们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审美观。

 

结论 

东汉的碑刻是汉隶经典,清末民初出土的“四大汉简”,字型变化丰富多变,属于文字在演进过程中的过渡现象,“悬泉置”出土的汉简,笔画细腻程度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既定印象。我们今天学习书法,除了楷书,也不妨向东汉碑刻与汉简中多多学习,这代表着汉字有多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能从中领略不同的审美,提升今天国民的美育水平和文艺素养。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