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一文Vol.6 | 丹漆纱与素麻:临淄齐故城出土纺织品解析
2020-03-09

周武王姬发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后因濒临淄水,营丘改名为临淄。临淄齐故城是周代的齐国都城,也是秦代临淄郡郡治和汉代齐郡郡治及诸侯国齐国的都城。齐国以其政治开明、经济发达而逐渐国力强盛。战国秦汉时期,临淄俨然已是东方大都会,晏子奉齐景公之命使楚时,曾对楚灵王夸耀“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可以想见当年盛况。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奖惩有度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产品生产标准,使其纺织品尤其是丝织品生产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尤甚,其产品“齐纨鲁缟”极负盛名,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亦是当时的高档丝织品。

繁盛的丝绸生产不仅可以满足齐国“人民多采布帛”的服饰需求,还是当时农业经济时代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大量的高档丝织品输出行销于各地,故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美名;至秦汉时期,齐地保持传统优势,依然是当时染织业发展的中心。西汉时期设置在齐国的“三服官”是专为皇室贵族提供春、夏、冬三季服饰的专门机构,就说明了对齐国高超丝织技艺的认可;新莽时期,临淄仍然是著名的工商业大都市之一,主要体现在丝织业、青铜冶铸业和铁器工业的高度发达。

由于纺织品属有机质地难以保存,目前发现的齐国丝织品非常少,后人难以窥其真容,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料和文献的爬梳释证上。2013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齐故城冶铸考古”项目组在对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B区第Ⅱ地点的发掘中,清理出一些纺织品遗存并进行了采样。同年4月,受项目组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阚家寨遗址BⅡ地点出土的2个纺织品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为研究齐国纺织生产工艺和技术提供难得的实物资料。

样品年代大致在战国秦汉时期。样品1(13LQ57KBII J3:22)于2013年4月18日从临淄齐故城阚家寨B区的水井中采集,采样位置距现井圈口7.3米,为粘附红色织物的土块。样品2(13LQ57KBII H93:1)于2013年4月22日从临淄齐故城阚家寨B区II点采集,为粘附有多层织物的土块。重点关注两个样品上粘附的纺织品并对其进行信息提取。


一、丹漆纱

针对样品1,开展基于体视显微镜的组织结构分析、基于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的着色颜料元素成分分析和基于表面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胶粘剂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为纱,经纬密度为15x15根/平方厘米,着色颜料为朱砂,胶粘剂为大漆,可以推断该样品为丹漆纱(图1)。


图1  样品1(13LQ57KBII J3:22)


丹漆纱是一件非常高端的纺织品,虽然不足方寸地掩埋于井下2000多年,饱受水浸,但一经出土即以其威重鲜明的朱红色彩夺人眼目。

古人尚朱,因为红色总是给人欢快、庄严、激奋的愉悦,红色是生命与力量的象征,可谓”灵魂之色”。自上古以来的几千年,红色一直象征着生命、庄严和权力,属于古代五色(青黄赤白黑)制度中的正色之一,占据着审美范畴中最重要的地位。成语“好丹非素”原本所指的是偏爱红色不喜素色的门户之见,实则最能直白地体现中国的色彩审美取向。

在古代,要想赋予纺织品红色,无外乎“草染”和“石染”两种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染色体系,秉承着不同的染色原理——前者属于化学过程,有机植物染料、媒染剂和织物是构成草染技术体系的三大要素;后者偏于物理过程,技术要素包括无机矿物颜料、胶结材料和织物。丹漆纱的红色来自石染。

在距今4000—3500年的新疆小河墓地,唯一的人工色彩即为红色——毛线的红色来自西茜草,属于草染,木梳的红色来自赤铁矿,属于石染。对红色的追求,亦是新疆青铜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图2)。

图2  新疆小河墓地出土文物所见红色


《考工记》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典籍,其中记载道“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这种染色方法实为石染,其中“朱”即朱砂类矿物颜料,“丹秫”是粘性谷物类胶结材料。此法可染羽毛,亦可染丝线、布帛。山西绛县衡水西周倗国墓荒帷,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染成的红色丝线刺绣而成,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看到锁绣和平纹绣地的痕迹(图3)。

图3  山西绛县衡水西周倗国墓荒帷及其刺绣


仔细考察石染的三大技术要素,可以得出一些更加细致的分类——若仅在织物表面髹饰大漆即成“漆纚”,若矿物颜料特指朱砂即称“朱染”,若朱染中采用了漆类胶结材料则可称为“朱髹”。临淄齐故城出土的丹漆纱,即为朱髹而成,其中,朱砂是颜料,大漆是胶结材料。

与有机植物染料相比,无机矿物颜料更加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遗存至今的炫目红色中,经常能发现穿越历史历久弥新的朱砂。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富含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研磨成微细颗粒,或入药或作画,颗粒越细,颜料越高级。为了将朱砂研磨至微米级的细度,古人想了很多办法,得出“淘澄飞跌”四字诀窍——将原料研碎,用水洗去泥土,叫“淘”;用研钵研细,兑水或胶后澄清,叫“澄”;澄清后淡色上浮,把它吹去,叫“飞”;飞后,留下中色和重色,再把碗盏跌荡,留下重色,叫“跌”。

“淘澄飞跌”是一种研磨分等加工方法,类似于中药炮制或国画颜料制备的水飞法,就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颜料经过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去除杂质的同时,又有效避免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

这种技术早在商代就已经形成,殷墟妇好墓出土一个研钵,边缘磨得非常光滑,器壁上还能看到残余的朱砂,说明这是一个实用器,当年就是用于研磨朱砂的(图4)。《红楼梦》第四二回,贾母吩咐惜春画大观园,宝钗开具了一个绘画材料清单,有“箭头朱四两,南赭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八两,蛤粉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等颜料,还说“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又顽了,又使了,包你一辈子都够使了。”

图4  朱砂研磨


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临淄齐故城出土的丹漆纱采用朱髹工艺,即将研磨得极其细腻的朱砂与大漆共混,调制成色浆,再髹饰到织物表面对其进行染色处理,干燥后朱砂颗粒便均匀地附着于纤维表面,使织物呈现一种鲜明的朱红色。

这种来自丹漆的红色,历久弥新,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青睐,《吕氏春秋·三月纪》“脂胶丹漆无或不良”,《汉乐府·艳歌行》“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后汉书·宦者列传》“饰以绮画丹漆之属”,《髹饰录》“朱髹,一名丹漆,即朱漆也”,都记录着这种明快红色。

漆是漆树的天然汁液,干燥之后形成的漆膜非常坚牢、硬挺且拒水耐腐蚀,这就是此件丹漆纱饱水埋藏2000多年朱颜未改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生漆的国家,故天然生漆又称“中国漆”。从考古资料可知,中国最早的漆器是发现于浙江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朱红漆木碗,崧泽文化仙坛庙陶胎漆壶是在黑陶表面施漆,良渚文化的漆器开始走向成熟,反山贵族墓出土有嵌玉漆杯、嵌玉漆盘等(图5)。

图5  史前文化中的漆器


最难得的是,201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古城西城墙外河的生活堆积中,出土了一个黑陶杯(图6),内壁和杯底残留物呈固结状,杯外有液体流挂后硬化痕迹,据推测为盛装漆液的实用具。

图6  盛装漆液的黑陶杯


同时还出土了一些红色的木器残片,对取自黑陶杯底残留物和残片进行分析测试,均为大漆(图7),前者呈现大漆氧化后的漆黑,后者是大漆与朱砂的混合,是炫目的丹红。

图7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相关样品


髹漆纺织品也有出土,较早的实物为春秋后期河南光山黄国墓和山东临淄郎家庄东周殉人墓出土的髹漆编织履残片。至汉,髹漆纺织品大量出土,最为著名的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漆纚纱弁,编织精细,外观黑亮,形制完整(图8)。

图8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漆纚纱弁


汉代,文官佩进贤冠,武官戴武弁,冠弁髹漆是通常做法。在同时期的墓葬壁画中,经常可以见到戴冠弁的人物形象,使后人对俗称的乌纱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图9)。

图9  汉代壁画所见佩戴冠弁形象


从目前所见出土实物看,髹漆纺织品大多以手工编织物为基底(图10)。众所周知,手工编织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根据需要,自如地改变纱线参与编织的位置、数量和密度,获得预期的大小和形制,因此髹漆纺织品大多用作冠、带、履等成型产品。

图10  甘肃悬泉置出土漆纱


丝与漆,同为中国文化的“胎记”。当丝遇见漆,会发生许多奇异的功能性变化——化柔软为硬挺,用作冠履便于成型;化娇弱为坚牢,用作鞋履越发耐磨持久;化原色为棕黑色,最能符合周制中对冠帽的色彩期望;化亲水为拒水,冠履可适度防水防雨。当丝同时遇见朱砂和漆,造就丹漆纱,这种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髹漆纺织品,实属难得一见。


二、素麻

针对样品2开展基于体视显微镜的组织结构分析、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纤维材质分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染料分析。虽然未检出染料成分,但从纤维材质为大麻,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经纬密度为9×9根/平方厘米,可以推测该样品为素麻布(图11)。

图11  样品2(13LQ57KBII H93:1)


与丹漆纱突兀地出现在水井之中相比,在齐故城遗址中发现素麻显得再寻常不过了。这类素麻非常稀疏随意,经纬密度低至9×9根/平方厘米,显然无法满足服饰制作的需求,结合齐故城内广泛存在的冶铸遗址,如铸铜作坊址、铸钱作坊址、冶铁和铁器铸造加工等铁器工场址等,可以大致推断这类素麻是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辅助用品,例如陶范制作过程中的衬垫。

古代纺织品一般都由丝毛棉麻等天然纤维所构成,与陶器、金属等无机材质类别的文物相比,由于纺织品的有机材质特性,决定着其极难穿越历史保存至今,因此这类生产中用到的织物少有实物发现,但是其在陶器底部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这是将未干泥坯放在垫布上留下的。

如果人们关注山东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陶器,会或多或少地发现其底部的平纹印痕,如泰安、曲阜南兴埠、曲阜西夏侯、邹县野店、滕县岗上村、胶东长岛县大钦岛北村三条沟等大汶口文化墓葬的随葬陶器底部发现了不同密度的平纹印痕,经纬密度一般在7—8 根/平方厘米;到了距今约4000年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陶器底部的平纹印痕已普遍达到9—11根/平方厘米左右,均与此次发现的素麻织物的经纬密度大致吻合。

麻类植物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于纺织的植物纤维,中国古代所常用的有大麻和苎麻两种,《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所咏“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就提到了当时极为常用的这两种植物纤维,其中“麻”即大麻,“纻”即苎麻。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属于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多生长于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河姆渡出土的苎麻绳索和苎麻叶、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织物、江西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苎麻方孔纱即是明证。

大麻属于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雄株叫枲,雌株叫苴,多生长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枲麻比较柔细,可以制作精细的织物,而苴麻比较粗硬,织出的麻布比较粗糙。河南郑州博物馆藏有郑州大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大麻种籽,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人工种植大麻。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虢国君虢仲墓(M2009)墓主应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之初的虢国君并王朝卿士虢公鼓(虢石父)。1991年,该墓的棺椁内外出土了纺织品及服饰,其中在椁外发现了保存相对完整的二件套穿在一起的合裆麻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裤。麻裤呈现红色,经检测可知采用赤铁矿染成,亦属石染,这是古代服饰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图12)。 

图12  西周麻裤


服饰作为“礼”的内容,除御寒蔽体之外,被当作“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所以西周王室设有庞大的官营作坊,主管纺织的“典妇功”与王工、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合成国之六职。西周王室在各部门下设专门管理王室服饰生活资料的官吏,如“典丝”掌管丝绸生产,“典枲”掌管精细麻布的纺织生产。

西周的高级服装材料,确实已是丝麻并用。《诗经•郑风•丰》中提及“裳锦褧裳,衣锦褧衣”,说的就是锦很贵重,在穿锦裳和锦衣时,外面加罩麻裳和麻衣予以保护;《诗经·曹风·蜉蝣》假借朝生暮死的蜉蝣,哀叹人生短促,“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如雪的麻衣,应是未经染色的精细枲布裁制而成。

由于样品2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劣化,很难通过现有的分析检测手段获得比较精准的证据,判别到底是枲麻还是苴麻,但是结合织物用途,应为比较低档粗硬的苴麻。

临淄齐故城在各类手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大麻纤维织造的本色粗麻布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当地的物产条件能够为纺织生产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纺织生产会与当地的物产条件相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取得最为合理和经济的生产技术。


三、结语


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大力发展手工业,加之优渥的地理条件,“膏壤千里,宜桑麻”,促使纺织品的空前繁荣。

战国秦汉时期,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是中国古代纺织生产的重要区域。由于纺织品的有机材质致使实物难以保存,故今人难以窥见其“天下之人冠带皆仰齐地”的优势地位。

通过对临淄齐故城出土的2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可知其为素麻和丹漆纱。其中素麻采用大麻制成,为当时常见的大宗纺织品,丹漆纱属于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的髹漆纺织品,在纺织考古中属首次发现。这两种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纤维材质的纺织品为研究当时的中国古代纺织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此次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纺织品虽不完整,亦不全面,但是通过全面深入的科学认知,回归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释读其中蕴含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无疑可以为当时纺织技艺和纺织生产提供更多的研究线索。


资料来源:《丹漆纱与素麻——临淄齐故城出土纺织品的一些认识》,《丝绸》,2015年8期

原文作者:周旸

本文执笔:周旸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