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

展览地点: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时间:2019年6月22日 - 2019年9月8日

前言
古老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联系在了一起。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的养蚕丝织技艺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被传播到世界各国,同时,来自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天文学、数学,以及亚洲岛屿、欧洲各国、甚至是非洲大陆的各种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等也向中国输入,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然而,丝绸之路上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无论是穿行在丝路沿途的使者、商团、牧民、船员或是教士,或是坚守在丝路沿途的军士、官员、农夫、驿长、僧侣,他们都是丝绸之路真正的建设者、守护者和见证者。本次展览试图用13个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物所遗留下来的“小故事”,来重塑在风云变幻的丝路岁月中大小人物或精彩似传奇,或平凡如你我的一生。他们所经受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经历展示出那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大时代”,多视角地再现不同时期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地区的时代特征及文化碰撞。

感谢英国学者Susan Whitfield允许我们借用她的书名作为本展的展名。

序章•钱币上的岁月

丝绸之路是横亘在欧亚大陆上的一片交通道路网络,如果说,经济贸易是驱动丝绸之路交流发展的推动力,那么一枚枚古代钱币就是欧亚大陆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这里展出的钱币时代跨越近两千年,流通地域东至太平洋西岸,向西穿过伊朗高原直达地中海,遍布欧亚大陆。中国浇铸生产的方孔圆形铜钱,作为东方货币文化的代表,对东亚地区钱币的形式和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轧制式货币在地中海世界、伊朗高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中亚、西亚的主要货币形式。两种货币构建出各自的流通范围,并在欧亚大陆中部产生出兼备二者特点的“新”钱币,这些包含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信息的丝路货币,为我们呈现了出一幅丝路岁月的历史篇章。


1.塞族勇士
巴泽雷克文化位于阿尔泰山地区,是一个非常大的早期游牧部落联盟。由于阿尔泰盛产黄金,他们应该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黄金守护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以游牧为生,羊毛为衣,原木为屋,黄金为饰,其装饰艺术极为丰富,但多为草原上的弱肉强食的动物母题。其文化因素向东一直沿阴山、燕山影响到整个中国北方地带,还渗透到中原,甚至南方。同时他们的所处也正位于草原上的交通要道,和东西方来往甚多。巴泽雷克墓地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3世纪,属于等级不是最高的贵族墓地。在这里发现的毛织物中,有着来自地中海沿岸的骨螺紫染成的缂毛织物,也发现了最早走出中国的丝绸制品,有锦有绣,所谓的锦绣之程,从这一时期已经走向欧亚草原。

毡制天鹅 长28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公元前4-2世纪

马笼头
口钳的长度21和25厘米;树杈12.5和11.2厘米;牌子10-10.5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公元前4-2世纪

雕塑鹿 公元前4-2世纪
最大的高度10.5厘米;没有角的鹿的长度5.5厘米;角最大的长度为8.2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双鹰纹马笼头牌 公元前4-2世纪
直径12.7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狮头纹地毯 长135厘米,宽100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公元前4-2世纪


2.匈奴王
匈奴是战国两汉时期中国北方强大的游牧部落。但自武帝以来汉王朝的打击下,许多匈奴部众纷纷南下归附汉王朝,到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汉匈边境出现了宁静的局势,两地使者往来,商贸繁荣。1912年蒙古国诺彦乌拉山谷发现的公元1世纪前后的一处匈奴高级贵族墓葬,正是这一时期匈汉和好、丝路通达的见证。独特的墓葬形式模仿了西汉诸侯的结构,棺木采用汉地传统的榫卯工艺组装。墓中随葬品也为我们真实描绘了匈奴贵族的生活:他们十分喜好汉王朝馈赠的各类玉器、铜器和漆器,其中一件漆耳杯上刻有汉哀帝建平五年(公元前2年)的铭文。而更为大量是丝绸服饰,正如汉代贾谊所言“匈奴之来者,家长已上,固必衣绣;家少者必衣文锦”。匈奴与中原农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正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

狮鹫驼鹿纹毡毯 长83厘米,宽60厘米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3.驿站小吏
悬泉置是矗立在河西走廊东西大道上的一座驿置机构,主要负责传递朝廷官府的公文信件和出征将士的军情急报、接待来往路过的各级官员和中外使者。而悬泉置啬夫就是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汉代从朝廷到地方很多基层单位的领导统称为”啬夫”,类别很多,类似于现今的“单位主要领导。
悬泉置的特殊在于地处西北边疆,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悬泉置前后存在的200年时间里,置啬夫“弘”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即从元康三年(公元前63)至初元四年(公元前45),共19年。啬夫弘来自本县效谷县宜农里,家有资产和土地,识过字,有文化,25岁左右出任悬泉置啬夫。在任期间,很多涉及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国内外大事都和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接待长罗侯常惠往返乌孙国、西羌反叛事件、匈奴日逐王路过悬泉置、接待解忧公主等。

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侯费用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长约22厘米,宽0.8厘米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024660-024677)
内简18枚,内容为元康五年(公元前61年)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招待其路过军吏的费用记录。


4.河西郡首
雷台汉墓发现于1969年,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内。雷台为一长方形夯土台,其上坐落有雷台观,因后殿中供奉有雷祖神像,故被称为“雷台”。
雷台汉墓无墓志铭,对判断墓主人真实身份造成了许多困难,但是通过马身上的铭文“守张掖长张君前夫人辇车马将车奴一人,从俾一人”,俑身背后的铭文“张氏奴”、“张氏俾”,特别是四枚龟钮银印所提供的信息,表明这位墓主人是一位张姓将军,还兼任过河西四郡之首武威郡郡首。目前,关于墓主人的身份,学者有几种主要观点:1.三国时的曹魏名将张绣;2.前凉时期的张骏;3.西汉晚期曾任过武威太守的张江;4.张姓,曾任武威郡左骑千人官兼张掖长,还拥有四种将军名号。

铜轺车 东汉(公元25-220年)
高44厘米,长56厘米,宽44厘米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5.楼兰贵族
楼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地区,公元前2世纪,西汉王朝反击匈奴,打通丝绸之路,楼兰成为联系内地与西域的交通枢纽、政治、军事、经济重镇。汇集到这里的不仅有来自内地的汉人,还有贵霜、安息、大宛、康居等国的远方来客,他们当中有使者、士兵、商贾、僧侣和移民。经过漫长的沙漠苦旅,人们在这里歇息休整,办理公务,交易商品,诵经弘法,补充给养,然后踏上更遥远的行程。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楼兰人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身份地位稍高的楼兰人中,华丽合体的汉式“深衣”制交领丝绸袍衫替代了肥大的传统毛布贯头衣;普通的布衫也仿汉服,以彩锦为缘、彩绸镶边。除了丝绸衣物,中原的漆器、铜镜、西方的琉璃珠等,也都成为普通楼兰人喜好的用具和饰品。大宅院的泥壁上,悬挂上异域风格的狮纹壁挂毯;土炕边,有了可以高坐的古波斯雕花木椅;日常餐饮食具中增加了中原的筷子,蒸煮用上了陶甑。

彩绘棺板 晋(公元3-4世纪)
长207厘米,宽57厘米 若羌楼兰故城北LE壁画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半袖绮衣;晋(公元3-4世纪)
衣长88厘米,通袖宽(残)64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若羌楼兰故城北LE壁画墓出土

漆奁盒 通高5.6厘米,底径8.8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料珠串饰 汉晋
珠径0.25-1.8厘米 若羌楼兰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6.固原将军
在宁夏固原南郊,有一处平坦开阔的塬地,1983年秋,考古队员在此发现了一座夫妇合葬墓,由此,沉睡在史书中的北周重臣李贤追随宇文氏家族刀光剑影、戎马征战的一生变得鲜活起来。
李贤,字贤和,原州高平人,先祖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据墓志考证,为鲜卑拓跋氏后裔,从祖父镇守高平算起,李氏一族三代在原州做官。李贤追随宇文泰四处征战,深得器重,晋升抚军大将军、都督等职。西魏大统二年(536),李贤因平定豆卢狼叛乱有功升任原州刺史,执掌军政大权。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原州逐渐成为宇文氏家族扶持西魏和建立北周王朝的根据地。天和四年(569)三月,李贤病逝于长安,终年66岁,灵柩运回原州与夫人合葬于固原西郊乡深沟村。

具装甲骑俑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长17.6厘米,通高17.5厘米
宁夏固原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7.丝路胡商
北周大象二年(580)正月,凉州萨保史君夫妇的葬礼在长安城东举行,按照遗愿,老人的石堂被安葬在龙首原上。
史君(493-579),原名尉各伽,史国人,出身西域显贵家庭。祖阿史盘陀为史国萨保,父阿奴伽。史国是昭武九姓之一,国都在乞史城(也称竭石),位于今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流域,即文献所载的粟特地区。北魏神龟二年(519)史君在西平(今西宁)与康氏成婚,育有3子。婚后的史君像先辈那样,带领商队往返于丝绸之路之上,约在西魏时,史君举家迁往凉州,被封为凉州萨保判事曹主,掌管宗教和商贸活动。北周时诏授凉州萨保,其后迁居长安,大象元年(579)五月,史君薨于长安家中,享年86岁,一月后康氏去世。

史君墓石堂(复制品)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
长2.4米,宽0.71-0.97米,高0.82-1.2米
陕西西安未央区南康村北周史君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8.西州子钱家
贞观十四年(640),唐朝一统西域,高昌国麴氏王朝覆亡。显庆三年(658)以后,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将军政统治延伸到西域地区。左憧熹生活在高昌县崇化乡地域,位于高昌县的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里。左憧熹以放高利贷善于敛财著称,40多岁时已拥有着相当的财富和理财之道。
他不仅是民间借贷的放贷者,还有前庭府卫士身份,是个富裕的府兵。作为参战府兵,左憧熹筹办行资,也曾借贷协助他人应对备战出征,本人也立军功授勋,得西州西周“豪杰子弟”的赞誉。当时园圃业蓬勃发展,左憧熹通过兼并菜园获得厚利,成为散财济贫的贤良乡绅。他早年虔信佛法,去世的十年前,还敬造一佛二菩萨,时诵《盂兰盆经》,并给付僧人银钱。左憧熹墓出土的墓志、账历和契约文书记录了他略有传奇故事的岁月人生。

9. 沙州佛子
莫高窟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右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䛒的影堂。洪䛒自幼出家,师从吐蕃墀松德赞朝最负盛名的禅宗宗师摩诃衍,精进持学,从不懈怠,终于成为一代名僧,僧俗两界都奉其为师。公元821年,他被吐蕃赞普任命为“释门都法律兼摄副教授”,成为敦煌僧团的上层人物。公元832年,他又被吐蕃赞普任命为释门都教授,成为敦煌僧团的最高领袖。洪䛒虽然屡次得到吐蕃赞普的重用,但他始终不忘父辈的遗志。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起兵推翻吐蕃统治,作为敦煌僧团最高领袖,洪䛒也加入到反蕃斗争中。他利用自己在僧界的地位,发动组织僧兵武装,参与起义军队。归义军政权建立后,洪䛒作为河西地区佛教最高领袖,继续管理敦煌的佛教事务。唐懿宗咸通三年(862),洪䛒逝于沙州。洪䛒去世后,其下属或家人将寺庙廪室改为洪䛒的影窟。

10.市舶官之女
1975年10月,福州北部浮仓山的南宋皇室贵族命妇黄昇墓葬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尤其是精美绝伦且数量繁多的丝绸衣物,揭开了南宋贵族女性奢华生活的一角。
黄昇的亲属在当时都是勋贵,因其亲属的地位,才让她拥有了丰厚精美的随葬品。据出土墓志铭记载,黄昇的父亲黄朴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状元,在端平年间(1234-1236)任泉州知州兼提举市舶司等职,即泉州地方政府的主管并兼掌对外贸易通商大权。黄昇16岁嫁给赵匡胤第十一世孙莲城县尉(今连城)赵与骏,丈夫祖父为赵匡胤第九世孙赵师恕,算得上是皇家赵氏宗族贵妇,可惜17岁便香消玉殒。黄昇墓中保存较好的服饰和其他丝织品,就如同一个个缩影,即使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从中窥见南宋福建丝织业繁荣的社会景象和丝绸之路的影响。

11.南海商人
The Merchants on the Sea
南海一号沉船位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迹。从已发掘的船体结构和船型判断,南海一号是有龙骨多重船舷板的V型船体,具有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性船型。船内出水文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瓷器、铁器、铜器;金器、银器、朱砂水银、各种动植物残骸等,也有不少贵金属饰品和生活用品,从遗迹微痕分析可以测得丝绸的遗存。同时,南海一号还为我们了解古人海上活动提供给了鲜活的标本。船上人员多为商人,以巨商担任纲首和副纲首,水手称为舟人。据《萍洲可谈》载: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卧其上。又《岭外代答》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船內出土了数十种植物与动物残骸,甚至还有利用鱼骨制作的工艺品,反映了南海船员们海上旅途的艰辛和生活中的片刻乐趣。

12.陇西豪门
汪氏家族墓位于甘肃漳县城东南2公里的徐家坪东坡地,是目前为止国内最集中完整的元代家族墓葬之一,另有7座明代墓葬。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今甘肃陇西)盐川(今甘肃漳县盐川镇)人。在金与西夏、蒙古、南宋长年战争之际,汪世显以此为机,积累军工,扩充实力。金贞祐二年(1214)汪世显以战功擢千夫长,之后屡迁至千户、巩州提控、同知平凉府事,陇州防御使、至天兴三年(1234)占据巩昌,自为巩昌便宜总帅。后以所据秦、巩二十余州降蒙古,仍世官原地。1240年,因其攻蜀有功,被赐金虎符,从而获得了万户总管兼领军民的特权,跻身汉地仕侯之列。同年,汪世显病死,次子汪德臣袭父爵。在随后征蜀战争中,汪德臣战死,汪家军则由其兄汪忠臣、弟汪良臣、子汪惟正统领。
关于汪氏家族的族属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蒙古族汪古族部、汉族、吐蕃族三种说法,三说各有道理,该研究仍在进行。

13.边城孤卫
1999年7月18日,一场特大暴雨让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冯记圈村外荒滩下的3座明代砖室墓得以面世,其中M2的墓主杨钊(1488-1554),字仲器,别号红山,祖先原为辽东太子府人,本无姓。元末,其高祖枢歹审时度势,归附明太祖朱元璋,屡建战功,官至金吾右卫指挥同知。枢歹之子麻忽儿克追随朱棣,忠贞可嘉,被赐杨姓。到杨钊之父杨英时,为抵御蒙古鞑靼、瓦剌部侵扰而调任宁夏,子孙自此入籍宁夏后卫。杨钊三岁随父母来到宁夏,后袭替父职,嘉靖十三年(1534),杨钊因抵御鞑靼吉囊部入侵花马池有功升任指挥使,后晋升为领班都指挥,进阶秩同正三品的昭毅将军。
可以说,杨氏家族是选择归附又忠心效力明王朝的蒙元人的一个缩影,有明一代,像他们这样的人在朝堂之上并不少见,几代之后,基于地缘结构的婚姻,又加速了他们的同化和民族融合。

杂宝云纹绫织⾦胸背麒麟圆领
Round-collared robe with gold qilin patterns and miscellaneous treasures and clouds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Ming dynasty (1368-1644 CE)
衣长128.5厘米,通袖长175厘米,下摆宽147.5厘米
Length 128.5 cm, width 175 cm (across arms), hem width 147.5 cm
宁夏盐池冯记圈明墓出土
盐池县博物馆藏(YB1264)
Unearthed at Fengjiquan Village, Yanchi County, Ningxia
Yanchi County Museum(YB1264)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