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综板织研习班助理采访记
2018-01-02
8月中旬,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将要开设综板织研习班。作为一次博物馆活动内容的全新尝试,之前小编采访了此次研习班的特邀顾问张西美老师。最近,很高兴听闻研习班助理人选已选定——邢振。一位正在尝试建设自给自足可持续社区的女年青,曾于2016年中丝博新馆开馆前成功培训首批女红传习馆学员。此次就让小编采访一下。

小编问:恭喜,听说研习班选定你作为助理,那可以讲一讲作为助理角色你会负责什么工作?
邢振答:这次工作坊会招募15位不同背景、不同专业水平的学员,站在老师的角度而言这并不容易。所以我的责任就会包括协助老师准备她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在课程过程中帮助学员解答一些技术问题,提醒大家午餐时间,管理工作间的整洁程度等等,以确保整个工作坊能有序进行。

      
过去在鸟丸知子老师的综板织工作坊曾用过的工具

 
综板织工作坊的材料和工具

小编问:为什么会想成为这次综板织研习班的助理呢?
邢振答:鸟丸知子老师在贵州考察染织绣民间传统手工艺20年,并将其细致地整理,写入她的著作《一针一线》中,这本书不仅仅内容宝贵,也传达了鸟丸老师的严谨态度和匠人精神,令人敬佩。在2015年末有一次工作坊,鸟丸知子老师以中国的西藏综板织为题,介绍西藏文化,以及综板织原理,大家才有机会长一点时间向她深入学习一门技术。那时,鸟丸老师带过来她在不同国家地区藏品,让人大开眼界。不仅如此,鸟丸老师还走访中国其他地区调查综板织,去世界各地收集与织相关的技术和纺织工艺品。跟着鸟丸老师学习,一定会碰撞出很多不一样的火花,期待这一次的课程。


鸟丸老师上次来中国做工作坊时带来的藏品图
 
                     
鸟丸老师收藏的卡片织以及工具


2015年初和木匠一起研究制作的脚踏织布机

小编问:你与综板织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邢振答:我来自山东,在山东西南地区有一种纺织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叫鲁锦。学习织布后,我想更多了解鲁锦的制作工艺,也尝试自己制作织布机,并进一步了解4综织布机的操作。刚开始接触综板织的时候,我想当然认为小小的卡片做不了什么。但记得上次离开工作坊回家途中,我在动车上完成了第一条织带。综板织的可移动性已经完胜各种织布工具。后来有机会在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时候去中国美院,参观挪威的艺术家的卡片织工作坊,又看到他们利用卡片翻转、移位等技术进行设计创作,诸多变化很有启发。


2015末卡片织工坊结束后,在火车上玩卡片织

今年年初因为法国设计师五之女士了解我所做的事情,邀我参与GEI环保组织,前往青海玉树毛庄,利用在地纤维材料重新做产品设计,她希望我给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的意见。工艺师提供技术与设计师的美学进行碰撞,才能实现好的产品。通过这次出行,综板织技术的新应用给我打开另一扇大门。

       
经二重织藏文

综板织利用极为简单的小工具,可以将经线分层,通过穿经、转动、移位等织造出无限变化的织物。可以将综板与织布机结合进行提花。不同于其他提花方式,综板转动形成开口的同时还进行绞经,所以织物肌理很特别。综板织是自由的、便携的,入门简单,但又变化无穷的手艺,很适合在不同场域推广,更多人参与“游牧”生活,享受手作的乐趣。


2003年10月鸟丸知子老师关于西藏综板织的论文发表在《文物天地》

在前往藏区前,我曾阅读鸟丸知子老师的博士论文,本来以为自己对综板织已经了然于胸,但看过鸟丸知子的研究,我知道关于综板织,我还是初学者,所以我非常期待跟随着她,在这次工作坊中了解综板织背后更多的更多。

小编问:你觉得她们为什么会选你做助理呢?
邢振答:听闻张西美老师将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特邀顾问,开设的第一个研习班便是8月份鸟丸知子老师的综板织,为了从中学习更多,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助理工作。

另外,中国丝绸博物馆是纺织类学术研究型博物馆,深挖文物和藏品背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千丝万缕的关系,多角度去描绘丝绸在全世界的故事,每个展览都非常精彩。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织造馆教学

之前,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做过小小织女教学活动。未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这样的环境中讲课,我猜想一定会有环节一边看藏品,一边做自己的作品,对于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我把我所想到这些理由讲出来,之后我就被选中了,特别开心。

小编问:你对这次综板织研习班有什么担忧么?
邢振答:我正迫不及待想知道鸟丸老师会安排我什么工作,鸟丸织子老师非常幽默,极具人格魅力,同时又有非常多的授课经验。例如,她会让我们自己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织布工具,道具。非常灵活,是启发创造力,想象力的课程。

国内这种机会很少。希望研习班能够聚集不同领域有趣的人包括高校老师,设计师,文化名人,民艺爱好者,媒体人,人类学者,大家以多角度去认知一门手工艺。不设门槛,又可以跨界交流,通过纺织这个媒介,认识新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想想就令人兴奋了。

 
2015年邢振在PCD社区伙伴成都集思可持续生活工作坊中,向青年人分享如何自己制作织布工具,并与大家一起动手创作


邢振
2012年辞去证券分析师工作,加入非盈利项目“家园计划”,主要研究并总结衣食住用行的自给自足方法,从石器到人工智能,为在中国建设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社区,或共识社区(intentional communities),做一些准备。2014年师从张西美老师学习纺织,曾策划【织心】自闭症儿童织布疗愈探索;PCD社区伙伴可持续生活等不同人群的纺织工作坊。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