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研习班纪实|“有点可循,有点可圈:中国古代服饰复原研究与实践”研习班第一日
2022-11-08

11月7日,中国魏晋南北朝服饰复原研究与制作研习班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开班,中国丝绸博物馆传统服饰研究基地主任、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王业宏博士担任此次研习班的主讲老师。本次研习班为期5天,课程将对2-3款馆藏文物展开复原研究。

研习班第一日,王老师先介绍了课程计划,然后老师和助理团队与学员们互相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和职业背景的学员们彼此增进了了解。

王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复原和传承是不是忽视了什么?表达了“传统之美、技术之重和传承之道”的观念,并强调此次研习项目中技术复原的重要性。

此次研习班选择的第一件研究服饰为馆藏一级文物:绞缬绢衣。它的款式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对襟上衣,袖子形状如喇叭,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款式,所用面料为质地细密而轻薄的绢,其上有规则排列、绞缬而成的小点纹,原物应偏黑色。

课程首先分析了这件衣服的结构特征,通过观察其上点的排列方式和布局,推测了幅宽和排料,进行了打版实践。

图片打完样版之后,开始研究绞缬技术。大家通过观察绞缬点的形态细节,探讨当时的绞缬技术。对比同时期甘肃花海衣裙中紫缬襦的纹样,结合日本绞缬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王老师介绍了不同方法能够形成的效果,并做了演示。最后,在王老师提供的复原方案下,学员们选择了与文物形态最为接近的一种方法开展研习实践。

不知不觉,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学员们忙碌了一天,他们又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明天的成果吧!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