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国丝馆举办2021年第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
2021-12-16

12月14日下午,国丝馆在新猷资料馆举办了本年度第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来自陈列保管部、国际交流部、技术部和社会教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夏丹荷副馆长及办公室同志列席参会。其中12位报告人分别就“策展与数字化”“藏品研究与保护”“社教与传播”三个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工作心得。本次研讨会由周旸副馆长主持。

周旸副馆长主持


赵丰馆长在会后总结:国丝一直致力于打造研究型博物馆,从2011年开始,在技术部内部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2015年推广至全馆。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在于营造全馆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有利于加深各部门之间的了解,从而互助共进。此外,通过这样的学术训练能够提高个人的研究水平,也是博物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赵丰馆长会后总结


以下是12个研究报告的文字摘要和图片摘要。


策展与数字化


01

一个主题下的两种展示方式:衣尚自然展

潘安妮(国际交流部)

本报告主要解析了英国V&A博物馆及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同为“自然与时尚”的主题下的不同策展思路。其中主要介绍了策展中的叙事逻辑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点,并辅以空间设计的调整特色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02

博物馆特展:概念、分类与阐释

陆芳芳(国际交流部)

特展正越来越多地被当做扩展博物馆的观众群体、提高馆方知名度的方式。博物馆人对物与信息的认知变化体现在展览内容和设计的侧重点变化上,报告从组织、策划、资源使用的角度出发,呈现了不同类型特展的特点。报告也参考学者对展览的核心是“物与人的对话”的观点,介绍了博物馆阐释系统的构成与操作方向。

03

从档案收藏到文献展览——“众望同归展”引发的博物馆策展思考

罗铁家(国际交流部)

报告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三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档案、文献的定义、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选择相关机构举办的文献展进行比较,发现现阶段三类场馆举办文献展中的优缺点,然后探析国丝馆现有藏品、文献档案和已举办的相关展览,提出今后文献展策展的优化方向。


04

国丝在海外传播的实践探索——以“丝绸之路周”为例

李晋芳(国际交流部)

近年来,国丝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活动、会议、展览、科研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本馆的国际影响力。而随着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博物馆的海外传播也变得愈加重要。本次报告主要介绍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以及国丝现有的传播渠道,并通过两届丝绸之路周的海外传播实践来分析国丝的对外传播工作存在的优劣势和今后工作的计划。


05

“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工作与思考

王伊岚(国际交流部)

报告介绍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Silk Road Online Museum,简称丝路数博SROM)的结构,建立过程,未来计划,以及一些思考。重点介绍了“数字合作”和“云上策展”这两个概念:即在这高度全球化与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博物馆共享其文物数字资源,而用户利用此文物资源库进行在线3D策展的理念与实践。

丝路数博的官网为:iidos.cn/museum



藏品研究与保护


01

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以万年永宝展览为例

周  旸(技术部)

文物科技创新是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已成为彰显文物科技创新的一体两翼,展览正是展示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的典型场景。

在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ICOM-CC第19届大会之际,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在首都博物馆举行,集中展示全国23家文博机构的五十余件展品,运用图片、动画、视频、模型、讲座、AR等深入浅出的阐释方式,展示我国文物科技在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国内外同行、社会公众打造一场集专业和科普为一体的文物科技盛宴。


0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毛纤维鉴别中的应用

杨海亮(技术部)

毛纤维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由三条螺旋肽链形成,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交联。针对古代毛纤维,通过蛋白质组学可以研究包括氨基酸、多肽、肽段、分子链等蛋白质的组分与结构,具有所需样品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古代毛纤维鉴别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蛋白质提取、 蛋白质分离纯化、生物质谱检测、蛋白数据库对比等流程,对新疆出土的三个毛织物样品进行材质种属鉴别,发现三个毛织物的纤维主要来自绵羊毛,其中一个毛纤维样品中还发现了巴基斯坦捻角山羊毛的角蛋白特征肽段,为新疆地区早期丝绸之路的纺织交流提供线索。


03

青海道上的东西文化交融——以都兰热水墓群文物为例

陈架运(国际交流部)

6-8世纪的丝路青海道上,有伊斯兰风格的大食锦、粟特风的金酒壶、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波斯风格的多曲长杯等。异域风格鲜明的文物,在青海道上遍布遗珍。本次报告从一枚钱币、一只多曲长杯背后,分析帝国间的博弈、东西方的贸易脉络、艺术文化的交融,一物即可感受到丝路上的古国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心态。“丝绸之路”的研究,须把目光放到全球范围内,从器物研究中提炼各种文化元素,再将之融合起来解释国际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社教与传播


01

博物馆手工课程开发和观众参与新方式探究——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为例

王冰冰(社会教育部)

当下博物馆手工课程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通过分众化课程设计,借助博物馆特色教学方法,使博物馆这个文化载体以另一种形式普惠大众,弥补了参观行为的单向性。2016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开辟了女红传习馆,为了打造好女红传习馆这个品牌,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如何将手工活动从“教育活动”转变成“教育课程”,博物馆资源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是博物馆教育从业者在工作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02

博物馆微博运营实践中的探索

李晓雯(社会教育部)

博物馆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微博新媒体增进其与公众的互动及关系维护,也是目前关注的课题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在2020年“丝绸之路周”活动期间,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扩大了活动和博物馆的影响力。

本报告针对有特色的文博账号和国丝微博,分析了他们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其次从受众反馈和需求角度分析其互动性,最后针对运营过程提出了一定思考。


03

“蚕乡月令”青少年教育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楼航燕(社会教育部)

“蚕乡月令”是国丝品牌社教项目,从2018年开始推出,被评为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该项目在农历节气和蚕桑生产之间找到连接点,通过蚕桑民俗研学游,科普养蚕、知识讲座、流动展览进校园,展厅参观、非遗体验和女红技艺传习等教育形式,向少儿普及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相关知识。

项目通过馆校合作和馆企合作的形式,以春天蚕桑生产的时间节令为脉络开展活动,以蚕桑生产、生活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在物和现象的高度融合中,获得蚕桑文化的具身认知。


04

博物馆研学的对比、实践与思考

余楠楠(社会教育部)

博物馆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既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也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因此博物馆可以说是研学旅行的首选地之一。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馆研学更加多样化、系统化、课程化、全面化。本次报告通过将他馆典型研学实践案例互相对比,总结共通之处,以求在现有基础上,本馆能够探索出一条整合研学资源、扩大馆外合作、提炼菜单式研学服务的实践之路。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