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国丝举办2021年第二次小型学术研讨会
2021-12-24

12月20日下午,国丝在新猷资料馆举办了本年度第二次小型学术研讨会。来自陈列保管部、国际交流部、技术部和社会教育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夏丹荷副馆长列席参会。其中14位报告人分别就“藏品研究”“新技术与新发现”“策展与社教”三个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工作心得。本次研讨会由周旸副馆长主持。

赵丰馆长在会后总结:总体而言,我馆的学术研究大约分为藏品研究、保护研究和博物馆研究三个方面。目前来看,前两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规范和成熟,而对于第三方面我们的报告还是较多地停留在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层面。希望大家特别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结合自身工作,加强博物馆研究,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

赵丰馆长会后总结


以下是研究报告的文字摘要和图片摘要。


藏品研究


01

略谈葡萄纹在古代服饰中的应用

王淑娟(技术部)

葡萄纹自汉代传入中国,并开始应用于织物上。遂与国人的审美需求相融合,摆脱西方块面写实的特点,发展出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平衡、线条质感等特征。所以,葡萄纹的表现基本是在写实的基础上,结合葡萄果实及藤蔓自身的特点,以缠枝或卷草的形式呈现。其构图常有独幅二方连续,以及四方连续。葡萄纹在体现丝绸之路繁盛时期中西方装饰纹样艺术的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因其枝叶蔓延,果实累累,折射出多子多福、富贵长寿的吉祥寓意。黄岩赵伯澐墓出土缠枝葡萄纹绫开裆夹裤的面料纹样既有较强的写实风格,又具灵动韵律的规整构图,充分体现了宋代崇尚的自然雅致之风。


02

敦煌出土垂带研究

杨汝林(技术部)

敦煌出土有帷幔若干,似长方形,是围绕在某种器物外的纺织品,装饰性较强。垂带,是帷幔上的一部分,整体呈带状,织物品种多样,涵盖绢、绫、绮、锦、罗、刺绣等等,色彩丰富,吸引眼球。目前已知敦煌出土的垂带有单色垂带、双色拼缝垂带、系结垂带、鳞形垂带等四种不同形制。这些垂带作为帷幔的一部分,是伞盖、围案等佛教用品的装饰物,制作工艺独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纺织织造技艺。


03

战国楚简遣策中的染织名物

金琳(陈列保管部)

战国楚墓出土的遣策所记各类器物名称中,有许多对丝织品和衣物服饰的描述,本报告以楚简遣策记载为依据,结合古文献学考释成果,并与楚墓发现的纺织品文物相印证,以期探讨辨识战国时期绢、纺、缟、锦、绣等织绣品种和紫、丹、红等染色字词及其它们的具体功能。


04

海南黎族织锦技艺的调查研究

龙博(技术部)

通过对海南省黎族地区使用的黎锦织机、织物及其织造技术进行的实地调查研究,将现存的黎族原始腰机进行了归类,研究了其织机的具体形制、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并分析了其织物的组织结构、图案风格及色彩运用,有助于对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地了解、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05

意大利Govone中国房间壁纸上的《蚕织图》

赵丰(国际交流部)

本报告对意大利Govone城堡内18世纪的丝绸房间中的蚕织图像壁纸进行了分析,并与焦秉贞版《蚕织图》进行了比对,提出了壁纸绘制的依据和过程。



新技术与新发现


01

从科学到科普——以近期考古学同位素相关研究为例

贾丽玲(技术部)

本报告试着用简易科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同位素分析技术在考古学溯源上的两个应用案例。一是利用Sr、C、N、O多种同位素,结合计算机统计学方法,研究学者推演出了1.7万年前,一头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区猛犸象一生的迁徙轨迹。另一个故事讲述了2500年前,在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群生活在吉尔赞喀勒地区的先民,2500年后的今天,研究学者用Sr同位素分析技术追溯到当年的外来人口率达到将近30%,并结合同遗址出土的其他随葬品的外来属性,侧面佐证了以上结论。


02

化学分析揭示2500年丝路染料简史

刘剑(技术部)

古代染料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之久。在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色彩保存完好的纺织品,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染料的品种信息。本报告介绍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00余个考古纺织品进行染料鉴别的结果,从而揭示了西北地区2500年的染料简史。其中,染色茜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植物染料,出现在3600年前的小河墓地。洋海苏贝希墓地出土萨满木乃伊上存在波兰胭脂虫说明在公元前5-3世纪已经有西伯利亚和吐鲁番盆地之间的文化交流。莫高窟纺织品的染料品种间接地证实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聚于新疆和敦煌”这一学说。

03

关于数据治理的一些思考

孙一柳(国际交流部)

谈到数据,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现在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数据。那么,哪些可以称之为数据?大数据又是怎样定义的?数据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我们又如何判定这些信息有没有用?本报告通过对数据治理的介绍,阐述数据治理的功能架构和数据治理工具的演变,深入浅出地介绍数据治理在数字化过程中的作用。


04

人文共同体视阈下丝路研究机构的作用评述——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杨寒淋(国际交流部)

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文化概念被提出,各地丝路研究蓬勃发展。丝路研究机构的建立在推动全球丝路发展和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以国内外典型丝路研究机构为例进行横向比较与评估,在掌握其机构命名、机构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当下丝路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发挥的作用,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未来发展的启示与思考,为今后丝路研究提供经验与借鉴。



策展与社教


01

“互联网+”背景下文创发展新形式

孙培彦(社会教育部)

互联网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研发、销售、宣传平台及数据支撑,拉近了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形成了多主体参与,生产与研发同步进行的开发模式,跨平台、多形式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多角度、新形式的网络宣传模式。对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精准开发、缓解库存压力、品牌打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5G、VR、AR技术的运用,使得消费者获得全新的文化体验。经过对大数据及网红产品的特性分析,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由重实用转化为重体验、重情感的精神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开发更加具有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的产品将是文创产业方向的发展。


02

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策展心得

赵帆(陈列保管部)

19至20世纪,各种艺术流派交替出现,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渗透,新型材料应运而生,给了女帽设计师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两个世纪的西方时装帽,见证了古典与现代,手工与机械,每顶独具风情的时装帽像是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在西方服饰类别中留下了绚丽浓重的一抹颜色。

本报告对馆藏西方时装中的帽子进行梳理,通过挖掘时装帽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品类功能、品牌故事等,再现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的摩登风采。通过总结策展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03

浅谈博物馆教育中馆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潘璐(社会教育部)

从馆校合作的相关背景、国内馆校合作现状及问题、国外馆校合作的优秀案例着手,并结合自身在“丝路文化进校园”项目中的实践,对馆校合作的开展进行思考与展望。


04

19-20世纪外销服饰的设计与再设计——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为例

杨文妍(陈列保管部)

今年征集的一批外销服饰进行整理分析,原收藏者美籍华人的命名中“repurposed to/ from”“made into”“改制”高频出现,外销服饰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和转化。服饰通过形制、纹样的解构和重构进行设计,以及结合Art Deco再设计为其他物品。不仅反映了19-20世纪中国风尚渗透到欧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西方对中国服饰的认知和审美方式。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