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合作文物科技创新,保护丝路文化遗产”高峰论坛在杭召开
2022-06-24

2022年6月22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八周年之际,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通过线下(中国丝绸博物馆)和线上(视频会议)形式隆重召开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合作文物科技创新,保护丝路文化遗产”高峰论坛。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常任执行理事、非常任执行理事、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出席第二届理事大会。

第二届理事大会由第一届联盟秘书长黄继忠主持,现任联盟轮值主席姜标做了2021年度联盟工作总结,理事会常任执行理事段勇做了联盟2017—2022工作报告,联盟理事会听取汇报并审议了工作报告,一致认为在过去的五年中,联盟在强化文物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知名度,正在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平台。

现任轮值主席姜标做2021年度联盟工作总结


第一届理事会常任执行理事段勇做2017-2022工作报告

会议递补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第二届理事会常任执行理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非常任执行理事、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通过了增设的联盟顾问名单;联盟常任执行理事赵强做了联盟章程修改的说明,主要对联盟宗旨、理事大会周期、单位入盟条件、成员资格等做了完善和更新,理事大会一致通过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新章程;推举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为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2022年度轮值主席。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推选为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轮值主席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对联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能站在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高度,群策群力,从加强顶层设计、合作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将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作总结发言


当日下午,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常任执行理事、非常任执行理事、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参加高峰论坛并交流发言。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常任执行理事段勇主持。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首先致辞。致辞中,他表示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数量众多、品类齐全、瑰丽纷呈的丰厚文物资源,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科技工作,2010年浙江省与国家文物局共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现有纺织品文物保护、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2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浙江。目前浙江正在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力推动文物保护科技能力迭代升级。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致辞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大量文化遗产,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重要物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新亮点。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高质量实施文化遗产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和不竭动力。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科技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正在对文物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系统设计,深化文物科技体制改革。同时他也提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无限、希望无限的新时代,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因此文物科技工作一定要坚持目标导向、要坚持需求导向、要勇于创新、要坚持开放协作、要甘于寂寞、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为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文物科技创新的力量。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致辞


来自国内外的八位主讲嘉宾分享了所在联盟单位通过合作开展战略研究与技术创新,在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科学技术支撑作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作报告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分享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K9901出土陶俑保护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对K9901出土的4号俑开展服饰复原研究,复原成果面料在现场展出。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复原秦陵出土百戏俑服饰。


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主任王小伟作报告

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主任王小伟分享了“甘肃省石窟寺检测预警平台的构思与建设”。敦煌研究院通过建立统一的监测预警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全面、实时掌握石窟寺现状,有助于石窟寺游客承载量实施的监督、信息传达、决策执行、应急管理、处置监督等流程的快速实施。


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作报告

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分享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详细介绍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通过开展多项文物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探索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机制。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教授罗宏杰作报告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教授罗宏杰分享了“文物盐害形成机制研究”。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盐害原位无损检测、盐害的预报研究、安全控除盐技术开发、控盐保护材料等研究工作,为硅酸盐质文物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起到基础研究作用。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作报告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分享了“敦煌-都兰-撒马尔罕——丝路之绸的保护与展示”。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丝路之绸”的科学认知、保护和传承利用方面,注重与国内外博物馆、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大力开展丝绸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及全球化研究。先后与敦煌研究院、青海考古所、都兰县博物馆、撒马尔罕考古所和博物馆等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包括纺织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出版研究成果、举办专题展览、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旨在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更好的保护与展示。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作报告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分享了“三星堆遗址发掘与保护多学科应用与展望”。在新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发掘与保护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取多学科协同发掘与保护措施解决既往发掘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项创新性考古发掘方法和信息提取技术,其中采用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发现祭祀坑中的矿化、灰化、泥化丝绸,尤为引人注目。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作报告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分享了“科技助力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价值阐发”。新疆博物馆联合国内众多机构开展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助力阐发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护膊复制、吐鲁番出土官府文书阐释等一批研究成果,对阐发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希克马蒂洛·霍西莫夫作报告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希克马蒂洛·霍西莫夫分享了“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费尔干纳河谷国外相关机构”。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位于费尔干纳山谷的Munchaktepa 墓地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绸,实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商贸、织造技术等交流。

论坛最后,全体联盟理事发起“合作文物科技创新、保护丝路文化遗产”共同倡议,旨在通过合作开展战略研究与技术创新,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保护的支撑引领作用,服务“一带一路”愿景。


“合作文物科技创新 保护丝路文化遗产”共同倡议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对话、交流和融合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路文化遗产正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重要物证,加强其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联盟应放眼国际,站在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高度,聚焦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中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促进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为丝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技术支撑、人才保障、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等新样态。

开放交流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联盟应加强成员间协作,并积极寻求与国际文保机构进行建设性的交流合作,营造可对我国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网络。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