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IASSRT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线上成功召开
2022-12-05

2022年10月20日至22日,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丝路之绸:微观视野下的纺织品”(线上)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主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美国纽约)、图案寻踪基金会(美国加利福尼亚)、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泰国曼谷)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北京)联合承办。共有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丹麦、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阿塞拜疆、克罗地亚等三大洲12国300多位学者和代表参会,其中21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2 位硕士生做了视频展示。

北京时间10月20日下午7点,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图案寻踪基金会主席桑德拉·萨乔诺、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主席赵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主任雅尼娜·波斯克洛布科、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馆长玛伊·皮亚瓦拉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代表陈巍分别致辞。桑德拉首先对大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题、筹备组成员、会议安排等信息。赵丰作为主席介绍了联盟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雅尼娜、玛伊和陈巍作为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属的机构。

在10月20日至22日三天的报告会上,学者们围绕“丝路之绸:微观视野下的纺织品”的主题做了主旨报告并围绕“纺织品、民族性和身份认同”“技术理论”“贸易与传播”和“技术案例分析”四大主题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主任雅尼娜·波斯克洛布科、图案寻踪基金会博士克里斯托弗·巴克利、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馆长玛伊·皮亚瓦拉和策展人纳查诺克·王卡鲁安吉、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和博士陈巍分别担任了三天6个版块的主持。

在主旨报告中,剑桥大学安娜·穆特希斯教授在《跨文化的彩色丝绸:权力、象征、隐喻和意义(4-15世纪)》中例举了基本颜色术语在历史上的出现和在不同文化中嵌入的不同语言,将现存丝绸的证据与周围的历史、生理、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比较,探讨了天然染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利用,试图揭示四至十五世纪期间整个中世纪的丝绸染色中所固有的普遍趋势。

剑桥大学安娜·穆特希斯教授《跨文化的彩色丝绸:权力、象征、隐喻和意义(4-15世纪)》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修复师黄敏顺在《解密线索:破译彩绘绢幡》中,以一件唐代彩绘丝绸幡为研究和保护对象,从宏观层面记录了绢幡现存的状态和佛像图案,在微观层面运用高精度仪器分析其组织结构、颜料等,解答了绢幡的正反面、原来的使用途径、原产地等同行关注的问题。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修复师黄敏顺《解密线索:破译彩绘绢幡》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修复师克里斯汀·卡米亚分享了《翼马:服饰上的马形纹样和丝绸之路纺织品宝库》。中国纺织品上有很多华丽、带着翅膀的马形纹样——翼马。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马面罩,是由各种图案的丝绸织物构成的,这些织物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有关。本报告重点介绍这些织物的组织结构、纹样设计、纤维识别,以及翼马动物在装饰性纺织品中的构成与作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修复师克里斯汀·卡米亚《翼马:服饰上的马形纹样和丝绸之路纺织品宝库》

韩国大学时装设计与商学系兼职教授李宝英带来了《利用蛋白质质谱法进行古代野蚕丝的品种鉴定研究》,该报告同名文章于2022年3月17日发表于《科学报告》。作者团队研究了一系列溶解现代蚕丝和丝绸文物的方法,并开发了一种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方法,成功区分了不同种属的蚕丝。他们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帕尔米拉古城发掘的丝绸文物上,发现帕尔米拉中有部分丝绸是由印度的柞蚕丝(Antheraea mylitta)织造而成。李教授认为这是第一个物种级别的生化证据,支持考古学上关于古代印度野蚕丝生产和贸易的理论。

韩国大学时装设计与商学系兼职教授李宝英《蛋白质质谱法的运用:古代使用野蚕丝的证据》

奈良宫内厅正仓院宝物馆纺织品保存部研究员片冈真纯的报告题目是《运用碱性防染剂创造纹样的可能性:以一件正仓院所藏丝绸为例》。正仓院收藏了5000多件公元8世纪的纺织品,其中包括大量的防染印花丝织品。唐朝时期,除了最流行的绞缬、蜡缬和夹缬外,还有一种“灰缬”,即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方法。正仓院的一块花木凤凰织物残片上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灰缬”的存在。此报告就是基于对这种稀有纺织品以及对染料、媒染剂和染色技术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奈良宫内厅正仓院宝物馆纺织品保存部研究员片冈真纯《运用碱性防染剂创造纹样的可能性:以一件正仓院所藏丝绸为例》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张霞女士研究《宋代丝织技术的区域特征:魏晋至宋代三大丝绸产区的历史演变研究》。宋代有三个主要的丝绸产区,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地区。讲座的重点是分析这三个地区的丝织技术的特点及其历史原因。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宋代丝绸生产的总体情况、这三个生产地区从魏晋到宋代的地理演变、北宋时期丝织技术的研究以及南宋时期丝织技术的研究。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张霞《宋代丝织技术的区域特征:魏晋至宋代三大丝绸产区的历史演变研究》

泰国塔玛萨大学美术和应用艺术学院院长阿努查·提拉卡农聚焦《“中国钥匙卍”:泰国纺织品中的中国元素》。中国的传统艺术在泰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泰国传统艺术和设计中的许多艺术元素都可以追溯到中国,包括著名的“中国钥匙”(中国称为“卍字不断头”)图案。这种基本的钥匙图案或格子由长短不一的直线组成,并以T或L形交错连接。这种图案不仅出现在建筑元素和装饰中,也出现在纺织品中。本报告就是通过对全国各地区17世纪以来与建筑元素和装饰品相关图片的调查,探讨泰国的“中国钥匙”图案在纺织品中的历史演变。

泰国塔玛萨大学美术和应用艺术学院院长阿努查·提拉卡农《“中国钥匙”卍:泰国纺织品中的中国元素》

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策展人纳查诺克·王卡鲁安吉分享了《作为棕榈叶手稿包装的印花棉布在泰国的使用》。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棕榈叶手稿是世俗和宗教世界的重要知识来源。由于其重要性,人们通常用一块布将手稿包裹起来,以延长手稿的寿命。这其中,在印度根据暹罗设计定制的精美印花棉布是最独特的一类,自大城府时期(14-18世纪)以来一直用于皇家宫廷。纳查诺克以此入手,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上贸易和商业的重要性和地位。

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策展人纳查诺克·王卡鲁安吉《作为棕榈叶手稿包装的印花棉布在泰国的使用》  

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罗亚·米尔扎巴约娃和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博士生阿西姆·詹纳托夫在《丝织品在地毯文化中的影响:阿塞拜疆的理想》中讨论了阿塞拜疆自古以来制作地毯的发展历史,丝绸之路对阿塞拜疆纺织品的影响,包括在阿塞拜疆的地毯文化。阿塞拜疆地毯不仅是民族生活方式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各种装饰和应用艺术,更有精神意义,于2010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罗亚·米尔扎巴约娃、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博士生阿西姆·詹纳托夫《丝织品在地毯文化中的影响:阿塞拜疆的理想》

德国波恩大学博士生朱莉塔·奥托霍分享了《印度尼西亚的絣织织造的贸易史和艺术史》。絣织(ikat)为马来文,意即「捆绑、打结、缠绕」,是一种古老的绑染技法。朱莉塔将研究集中在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而与外国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印度尼西亚的罗特恩岛、古邦和西帝汶等地。用到了艺术史和纺织品研究、跨文化研究、定性研究和人种学实地研究等方法。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絣织织物既是艺术,又是表达个人身份、信仰和经济地位的手段。

德国波恩大学博士生朱莉塔·奥托霍《印度尼西亚的絣织织造的贸易史和艺术史》

美籍独立学者约翰·安在《神秘的双绿线》中,以他偶然间收到的一件絣织肩布为线索,聚焦其上沿边线的双绿线,通过将其与东南亚其他地区发现的类似文物相对比,从南苏门答腊岛到越南的下田,再到中国南海的廖内群岛、纳图纳和坦巴兰,以及西加里曼丹岛的沿海港口坤甸,最后到西加里曼丹岛森林内部的卡普亚斯胡鲁,试图绘制出一条可信的海上丝绸之路。

美籍学者约翰·安《神秘的双绿线》

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吉田雅子做了题为《日本祇园节上由中国纺织品制成的传世龙纹壁挂:它们的贸易路线》的报告。在日本的祇园节上,有几件传世的带有龙图案的明清纺织品。这些纺织品最初是以中国长袍的形状缝制的,称为“虾夷锦”。后来这些纺织品被重新做成壁挂,并在日本的节日中使用。吉田教授回顾了流传于阿武天神山浮屠区的此类例子,将对其构成和图案以及线和结构的显微图像进行研究,并讨论其特点;结合文献资料,还原了“虾夷锦”从中国到日本的3条路线,阐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北贸易路线。

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吉田雅子《日本祇园节上由中国纺织品制成的传世龙纹壁挂:它们的贸易路线》

东华大学博士生徐蔷的报告是《明末日本纺织品设计的传承研究》。1957年,定陵出土了一块结合了明代和中世纪晚期日本设计风格的丝织锦缎残片,被命名为“曲水地鹤蚌花蝶纹紬”。徐蔷以此为研究对象,将之与北京艺术博物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有类似图案的丝绸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与中日两国主要产于16世纪左右的相关陶瓷、漆器、绘画、织造、染色和刺绣纺织品进行比较后,认为这批丝绸具有中日结合风格的散点图案的设计,很可能与明朝宫廷有关,有可能是基于外交礼品生产或朝廷命令的目的而生产的,可以显示出明朝后期日本纺织品设计的早期传承。

东华大学博士生徐蔷《明末日本纺织品设计的传承研究》

瑞典纺织品考古与文化研究学会研究员安妮卡·拉尔森分享了《库法体图案的维京之旅》。安妮卡博士认为在基督教之前的维京时代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坟墓中发现的大量丝绸应是中亚生产的,通过俄罗斯运输到北欧。到了10世纪末,北欧的基督教化开始,斯堪的纳维亚的东向贸易也明显改变了方向,转向拜占庭。此报告重点讨论了前基督教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中的库法体图案。

瑞典纺织品考古与文化研究学会研究员安妮卡·拉尔森《库法体图案的维京之旅》

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讲师苏珊娜·哈里斯、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副研究员亚历山德拉·马金和大英博物馆高级科学家卡罗琳·卡特赖特联合发表了《维京时代窖藏的苏格兰丝绸(约公元900年)》。2014年,在苏格兰的邓弗里斯和加洛韦发现了一批窖藏,包含银器、黄金、纺织品等物品。纺织品可以分为两类:织锦和金绣编织物。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资助了由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和格拉斯哥大学牵头的“解密加洛韦窖藏”(2021-2024)项目。苏珊娜博士和亚历山德拉博士在此次报告中介绍了该项目中在丝织品领域完成的第一批研究结果,包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纤维分析和成像,纺织品结构分析,以及对在苏格兰的维京时代窖藏中发现这些主要是中亚纺织品结构的起源和意义进行初步比较研究。

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讲师苏珊娜·哈里斯、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副研究员亚历山德拉·马金和大英博物馆高级科学家卡罗琳·卡特赖特《维京时代窖藏的苏格兰丝绸(约公元900年)》

图案寻踪基金会研究助理琳达·麦金托什关注《老挝金绣》。传统的老挝金绣是由老挝王室的女性成员织造生产的,用来装饰宫殿家具、宗教物品和皇家服装。琳达展示了老挝金绣的材料、生产和使用,材料一般从中国西南部进口。老挝的金饰图案受到中国吉祥图案和当地装饰艺术的启发,特别是宗教用品的佛教符号,如叙事挂件、扇子和布施碗的带子。老挝的君主掌控贸易的权限,黄金和黄金的颜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图案寻踪基金会研究助理琳达·麦金托什《老挝金绣》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蔡欣研究《南宋墓葬中出土男装上的植物纹样》。报告以近年来南宋墓葬中出土的男子服装上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分析方法,研究植物纹样的主题和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所研究的图案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男性和女性的服饰纹样以及墓主为不同身份男性的墓葬出土的服饰纹样的比较,本文指出了南宋时期男性服饰的审美特征,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参考价值。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蔡欣《南宋墓葬中出土男装上的植物纹样研究》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赵丰的报告为《刺绣联珠翼马纹残片》。此件文物的中心是一组由锁绣、劈绣和钉金绣绣成的残片,可根据残存的马蹄、马尾、翅膀、联珠、新月等纹样还原成一件由新月纹样作为联结点、双排联珠构成的龟背骨架中的联珠翼马纹钉金锁绣作品,年代可定在公元6世纪前后。其周边镶有一圈素绮织物,推测其形制与用途可能为护膝。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赵丰《刺绣联珠翼马纹残片》

图案寻踪基金会主席桑德拉·萨乔诺介绍了《前现代爪哇的蜡染——材料的重新评估和历史分析》。蜡染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防染印花织物之一,主要产地是爪哇岛。依据碳14分析作为确定纺织品年代的可靠手段,我们才开始获得关于早期纺织品的新信息,甚至得以确定早在13世纪末的蜡染。本报告讨论了这些早期的例子,并就这些新信息对前现代爪哇蜡染早期历史的影响做了评估。

图案寻踪基金会主席桑德拉·萨乔诺《前现代爪哇的蜡染——材料的重新评估和历史分析》

图案寻踪基金会纺织品修复师克里斯托尔·黑尔带来了《从意大利科莫大教堂13-14世纪的中世纪施舍袋看丝绸之路》。最近在意大利科莫大教堂发现了一个13-14世纪的施舍袋(aumônière),它是由超细、鲜艳的染色丝绸和薄膜金属线制成的,自1586年以来一直保存在大教堂库房的一个银柜中。研究人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照相术,通过蛋白质组学的额外分析,确定了施舍袋使用的详细材料和结构信息,并将之关联到更为广泛的中世纪贸易和纺织传统的文化框架内。

图案寻踪基金会纺织品修复师克里斯托尔·黑尔《从意大利科莫大教堂13-14世纪的中世纪施舍袋看丝绸之路》

图案寻踪基金会博士克里斯托弗·巴克利的题目是《丝绸之路沿线的提花织机》。从介绍提花织机的定义开始,报告将丝绸之路沿线的提花织机分成四大类:中国/日本的小花楼织机和大花楼织机、中国西南区域/东南亚地区的帘式和环式提花机、中亚/印度的兹鲁纬锦机以及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提花机。克里斯托弗从织机的五大运动:开口、投梭、打纬、送经、卷布,以及选择经线有规律地开口为逻辑,以具体织机为例,逐一介绍了这四大类织机的运作原理。

图案寻踪基金会博士克里斯托弗·巴克利《丝绸之路沿线的提花织机》

阮权日(美籍越南裔)女士和兹林卡·托马西奇(克罗地亚)女士分别做了题为《研究和处理彩绘丝绸上绿色颜料的损失》、《犍陀罗的时尚风格》的视频展示。

报告者们从各自的研究出发,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此外,每个板块设有综合提问环节,参会者基于报告提出了疑问与建议,互动氛围良好,得到参会者和报告者的普遍好评。

此次会议也积极提供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保护部(美国纽约)、图案寻踪基金会(美国加利福尼亚)、诗丽吉皇后纺织品博物馆(泰国曼谷)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北京)分享了各自机构的“虚拟之旅”。

线上会场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