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清明踏青含山,与蚕农一起“轧蚕花”(2011-04-18)
2011-04-18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技艺传承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主要包括栽桑养蚕、缫丝、剥丝绵、织物设计和制造等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等地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湖州含山“轧蚕花”是江南蚕乡崇拜蚕神的一种习俗,也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含山“轧蚕花”活动,主要以背蚕种包、上山踏青、买卖蚕花、戴蚕花、祭祀蚕神、水上竞技类表演等为主要内容。如今,“含山蚕花节”已成为当地一个盛大的民俗旅游节日。轧,方言音“嘎”,是“挤”的意思。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村姑踏遍含山每寸土地,留下了蚕花喜气。蚕农们每年清明都要来游含山、轧蚕花、踏踏蚕花地,祭祀蚕花娘娘,期盼养蚕获得丰收。

       2011年正清明这一天,中国丝绸博物馆组织了杭州市主城区大中小学校六所学校:杭州理工大学、启正中学、时代小学、卖鱼桥小学、翠苑小学以及省府路小学前往湖州含山,与蚕农一起“扎蚕花”,实地开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们拍了很多照片,写了许多感想文章,内容丰富,选择其中一篇以飨读者。

 

 

 

轧蚕花觅文化

杭州市时代小学  蒋辰星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湖州自古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作为养蚕制丝的发源地湖州,养蚕业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做为科技社团的一员,我同我校其余五人和杭城各校的29名同学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组织下一起深入蚕乡——含山,考察当地风俗文化,感受一年一度蚕花节的空前盛况。

       车子开出了黄龙体育中心的大门,怀着对蚕花节的兴奋心情驶向了“蚕花胜地”。路上,窗外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如金子般耀眼。桑树已经抽出了嫩芽,成排成列。排列整齐地感受着明媚的春光。看到越来越多的桑树田映入眼帘,我们知道含山不远了。突然,一座不足百米的山出现在我们面前。山顶,一座七层木塔直入云霄,这就是含山。

       迈入含山,真正感受到了“扎”的味道,四周都是前来的蚕农和游人,蚕农们有的背着还未出蚕的蚕仔,有的头戴蚕花,人们摩肩擦踵,传递着“喜气”,好不热闹。在人山人海中,我们看到一个大大的蚕茧,一位手持花篮的姑娘立在茧上,望着山上的塔,这就是蚕花娘娘。相传,当年蚕花娘娘曾扮作村姑于清明节下凡来到含山,在含山上留下了“蚕(仙)气”。自此以后,每到清明节那天,蚕农们都要到含山上踏青,以期盼能将蚕花娘娘留下的“蚕气”带回家。

       沿着窄小的石阶,踏遍含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含山,因为蚕花娘娘成为方圆百里人们的焦点。爬上山顶,那座塔巍峨屹立在山巅,这塔据说已有千年的历史文化了。“含山塔影细如针,含山淡翠学眉纤。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胜尖。”吟诵着沈国治的诗句仔细观察含山塔。目测其塔高30多米,上下七层,砖木结构,每层有拱门,交错相间,呈八角形如一支巨笔,直插蓝天白云之间。

      蚕花节,蚕花节,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说蚕花了。蚕花作为一种吉利的象征,喜气的代表,远近闻名的“含山蚕花”从明代起就流传于民间,其实就是用绸、绢扎成。用海绵制成的蚕附在其上面。原来的蚕农为讨蚕茧丰收购蚕花别在发髻上、挂在胸前、插在帽沿上。而现在则是为了开一个好兆头。

       “扎蚕花”前来扎的人越来越多,远处的石桥上也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群,黑压压的一片。种桑养蚕这一传统农业孕育出了蚕文化,蚕文化又演绎出了蚕花节。蚕花节极大地丰富了蚕乡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了蚕乡人名副其实的狂欢节。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