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国蚕桑丝绸非遗文化生态园概念性规划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海宁召开(2011-05-21)
2011-05-21


       2011年5月21日,由中国丝绸博物馆规划的中国蚕桑丝绸非遗文化生态园概念性方案论证会在海宁举行。论证会由海宁市市长林毅主持,来自全国纺织业专家、博物馆专家非遗专家、非遗传承人、旅游规划专家、文化界人士济济一堂,各抒己见。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一等秘书、文化部文化遗产保护负责人邹启山、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吕品田、国家商务部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副主任李朝胜、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办主任王淼、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以及海宁市各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项目是由浙江、江苏、四川等三省文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由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建立“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相关的保护区。

       中国丝绸博物馆拟定在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蚕桑生产历史较久、目前仍有蚕桑生产的海宁市设立“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项目的规划范围南起盐官镇祝会村、盐官景区,中经周王庙镇,西北至长安镇,规划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其中桑园面积万亩,核心区九里桑园面积3000亩,南临钱塘江,西与盐官观潮景区衔接。在这里,将要打造一个基地: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传承基地――保护、传承、弘扬、振兴,让中国蚕桑丝绸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一个平台:中国蚕桑丝绸文化产业平台――传承非遗文化与发展非遗产业相结合,形成文化与产业的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一个景区: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优秀文化与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国际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景区。


       专家们经过对海宁规划范围现场勘察,以及听取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对项目的详细介绍后,都充分肯定通过这个由政府主导、将企业和个人等调动起来参与非遗保护的项目。文化部文化遗产保护负责人邹启山先生建议将生态园做成一个非遗保护的样板项目,对其他非遗项目起到示范作用。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先生表示,虽然目前只是一个概念性方案,却包括了丰富的内容,设想得很具体、很周到。国家商务部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副主任李朝胜认为,中国蚕桑丝织非遗生态园的项目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相结合,是有生命力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吕品田先生认为此方案具有丰厚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背景,特别认可此项目立足于生产,立足于传承人,以生产为核心,这样可以避免现在很多所谓旅游园区不可持续的弊端。


       对于今后的发展,专家们提出,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园区内的老百姓如何支撑,要形成可行的市场运作,机制最关键。对于方案的不足之处,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项目起初使用“中国蚕桑丝绸世遗主题园”名字,专家们提出,“蚕桑丝织”比“蚕桑丝绸”更合适,因为“丝绸”是物质概念,而“丝织”是非遗概念;“世遗”二字容易让人误解为“世界文化遗产”,直接使用“非遗”更合适;此外,“主题园”容易形成集中化的错误思维,因为项目要建立的是一个生产保护区域,不是公园,不是景区,因此改成“生态园”更能体现内涵,也便于大众了解,更符合发展的需求。


       最后,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鲍贤伦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对于我们的认知、设计,都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这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意义的题目,时代的特殊性,不是一个说的课题,更是一个做的课题,有时代的紧迫性。根据这个理解,我们最基本的使命是文化传承,在这个题目的同时,争取生态效应益,争取完成民生课题,争取促进新经济的成型和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我国的丝绸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蚕桑丝绸非遗生态园的建设将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浙江省委已决定此项目列为省十二五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仅能全面地保护、研究、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也将带动周边种桑养蚕的发展,扩大蚕桑生产,改善海宁生态环境,更将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目前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环境。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