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锦秀之夜”活动回顾 | 出版人与馆长精彩对话
2021-06-19

来源:博物馆头条  


6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执行承办的“2021丝绸之路周”正式开幕。

就在两天前的6月16日晚,作为“2021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成果推广活动的“锦秀之夜”图书对话会在杭州举行。该活动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南宋书房协办,并通过浙江大学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和博物馆头条现场直播。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苏淼,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区图书总监、人文及社会科学编辑总监李琰,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琛出席了对话会。

出席嘉宾: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琛

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区图书总监、人文及社会科学编辑总监李琰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苏淼

(从左至右)

活动伊始,嘉宾和读者们共同观看了“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视频。在场的读者们被视频所展现的宏大的丝绸文化内涵所震撼,聚精会神地投入在这一片恢宏的丝绸地图中。“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是由中国文化遗产界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有欧洲14家、亚洲12家、美洲2家、非洲2家,共计30个机构的学者共同参与。该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宣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银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目前该平台已收集整理文物、图像、史料、工艺、遗址、染料、纤维七大类共计5423条记录。

视频播放完毕后,张琛副总编辑代表浙江大学出版社欢迎了出席对话会的嘉宾和读者,并表示浙江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丝绸出版领域的作者和出版社排行榜上,赵丰馆长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分别列居首位。同时,得益于浙江大学出版社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合作推动,出版社多种丝绸图书的国际合作出版成绩斐然,不但获得了几乎所有国家级“走出去”项目,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伊朗等国家图书馆。今天在这里举办“锦秀之夜”图书对话会,是“2021丝绸之路周”的重要环节之一,将为大家隆重介绍赵丰馆长的精品力作《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和“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

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琛


随后,李琰总监向读者朋友介绍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与浙江大学出版社丝绸相关图书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讲述了这些丝绸图书如何漂洋过海走出国门,踏上海外传播的丝绸之路。她表示,《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和“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优秀合作成果。从宏观来讲,基于对国际出版现状和趋势的观察,包括丝绸艺术、历史在内的丝路主题研究正在大中华地区进行,并以中文发表,内容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和经济学等,基于此,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愿意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强强联合,推出一个高水平、跨学科的平台,策划并推出更多国际版丝路好书。浙江大学出版社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中国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将丝绸文化、中国文化介绍给更多的海外读者,推动丝路研究走向新的阶段和更广阔的舞台。

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区图书总监、人文及社会科学编辑总监李琰


活动中,赵丰馆长对话苏淼副院长,与线上和线下的读者分享了《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和“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的图书内容和意义,以及两位专家对中国丝绸艺术的独特见地。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赵丰馆长介绍,《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的凝炼和升华,它以历史为脉络,梳理了丝绸艺术的发展,用丰富而精美的复原图再现了文物上的丝绸纹样。这本书更偏向于大众化,所收录的纹样均为复原图,多选自“图系”的精华部分,又新增了很多代表性纹样。本书将丝绸纹样进行归类,提炼了不同朝代丝绸纹样的特点,体现了丝绸艺术的发展进程。

苏淼副院长介绍,《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英文版)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和中宣部对外出版项目,本书目前正在翻译中,并将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出版。作为首席译者,苏淼副院长谈到了本书翻译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副院长苏淼

本次活动首次亮相并预售的“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2019YFC1521300)“锦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的成果之一。丛书共十卷,精选全世界各文博机构丝绸文物,结集全国专业学者团队编写。每卷著作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和研究自汉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艺术发展,叙述当时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丝绸发展的影响。

本丛书不仅是关于丝绸的大百科全书,还涵盖了从汉代起始的中国蚕桑丝绸史、文化史、艺术史,包括了古代社会生活史中的重要标本,在叙述中国丝绸艺术发展历程的同时,为研究和复原古代物质文化提供佐证,考察丝绸承载的文化意义,填补物质文化史研究。本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丝绸文物内涵,为从事艺术史研究、纺织品设计、艺术创作的人提供参考资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和振兴活化。

此次活动吸引了线上和线下众多丝绸设计爱好者和读者。大家齐聚一堂,专注地聆听赵丰馆长和苏淼副院长带来的精彩分享。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分享畅聊丝绸,线上、线下的读者感触颇深,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赵丰馆长和苏淼副院长均给与耐心的回答,整个直播过程愉悦轻松。直播活动结束后,赵丰馆长还为读者签售书籍并与读者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课,读者不仅品味了中国丝绸的锦绣千年史,领略了丝绸纹样的丰富文化内涵,也更加领会到中国丝绸这一传统工艺的重要价值。丝绸主题图书出版的意义不止在于弘扬丝绸之美,更在于向国内外传播高新技术与织造、染印、刺绣等中国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在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古老的丝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浙江大学出版社在丝绸和丝绸之路主题图书的出版上不断探索、不断深耕,并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合作五年来已出版了中文版和多语种版本近50种精品图书。包括“中国丝绸博物馆展览系列”之《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中、英文版)、《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中、英文版)、《中国丝绸博物馆》、《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1920s—2010s)》、《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瑞典藏俄国军旗上的中国丝绸》等,“国丝研究丛书”之《中国养蚕法:在湖州的实践与观察》《云龙蚕桑志》《桑下记忆:纺织丝绸老人口述》《乾隆色谱——17—19世纪纺织品染料研究与颜色复原》《浮光纱影——早期世博会上的纺织品(1895—1900)》《新品时样——20世纪上半叶机器丝织品种和图案研究》,“国丝博物馆研究丛书”之《巧手匠心——博物馆手艺传习研究》《别出机杼——原创性展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还有国家级出版项目“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中国丝绸设计(精选版)》、“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这些精品图书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喜爱,而且也走出国门,将流光溢彩的丝绸文化带给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作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中国版权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浙江大学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愿与国内外研究和出版机构深入合作,为讲好丝绸故事、传播丝路文明、推进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撰稿 徐旸 祁潇 包灵灵/照片 南宋书房 祁潇)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