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一例Vol.9丨元代搭子纹海青衣的保护修复
2021-03-25

本案例中涉及的文物是2012年4月中国丝绸博物馆征集所得的元代藏品,被称为“搭子纹海青衣”。


文物背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谈起蒙元,除了成吉思汗、忽必烈,你可能还会想到辽阔的地域、混杂的种族,交相辉映的各种文明。但你知道吗,这一时期,无论是服装款式还是花色设计,都有空前的提高,并且因为各民族的聚集,以及当地的生活习性,其服装和配饰的款式都十分有特色。无论是男装还是女装,都以袍服为主,腰部多加有腰带,常用丝、棉以及皮毛制成,下着长靴。此类穿着方式在元代史料中有所记载,著名的《元世祖出猎图》中也通过图像记载下来(图1)。质孙服、海青衣、姑姑冠等都是当时极具特色的款式,加金织物“纳石失”,更是元代织物中的精品,为统治者之所爱。

图1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海青衣是这一时期十分常见的袍服,通常是交领右衽、窄袖的款式。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在接近两边袖根部各有一个纵向开口,开口的作用是什么呢?原来,因气候原因,昼夜温差较大,冷的时候可作长袖穿着,热的时候,则可以将手臂从前部开口处伸出,再将多余的长袖部分反扣于后肩或后背,十分方便,易于操作。这种款式特别适合游牧民族穿着,方便其生产生活。上图的《元世祖出猎图》中右上着红袍者,穿着的应该就是海青衣,袖根处的开口清晰可见。

国丝现存两件海青衣,其中一件菱地飞鸟纹绫海青衣已经过保护,在基本陈列《锦程》中展示出来。其形制完整,可以清楚看到袖根部开口和袖口处扣袢,借此明确海青衣的穿着方式(图2-图4)。

图2 海青衣正面

图3 袖根开口处

图4 海青衣背面


馆藏的另一件海青衣,即为本案例中的这件,其衣长126cm,通袖长194cm,下摆宽104cm,袖宽14cm,交领右衽,窄袖。衣服呈暗黄色,隐约可见其上有类似水滴状纹样,规则排列,左右两侧腰处各有5个褶子(图5)。两边袖根部各有一开口,距离袖口16cm处还有一个袢,应是在后背系扣所用,但因为后背破损严重,扣子已不可见。

图5 待修复的馆藏海青衣


病害情况

这件文物的面料较薄,牢度低,容易破裂,皱褶多(图6)。由于尸体腐烂等原因,衣服背面破损十分严重,其他地方也有局部污染且吸附灰尘。

图6 破裂


修复方案

按照文物特征及病害状况,将文物左片和右片拆开后分别修复。这件文物破损严重,仅靠局部加背衬修复的方法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用整体加背衬织物的方式修复。

选择合适的背衬材料,染色后全部衬垫于文物后面,再使用针线法修复,使文物与背衬材料缝合加固在一起,最后再将左右片按照原状缝合在一起。


修复过程

因灰尘堆积,并且局部污染严重,使用纺织品文物专用吸尘器进行除尘后,用棉签局部清洁纺织品。对于较顽固无法去除的污迹,为确保文物的绝对安全,在局部清洁后,予以保留。

选择与文物组织结构和厚度相近的现代衬布,染成与文物颜色相仿的黄棕色,作为背衬材料并平整好(图7)。同时,在文物上做好线丁,拆除部分缝线后打开左右片,分别回潮平整,利用纤维在湿润状态下易变形的特点,使织物最大程度地恢复到初始的平整状态(图8)。最后再铺于背衬材料之上准备修复。

图7 平整背衬材料

图8 回潮平整文物


选择颜色相近的暗黄色和暗褐色丝线作为缝线,采用铺针(图9)、行针等针法,将背衬材料与文物缝合在一起(图10)。另需对此海青衣袖口处残留的扣袢进行加固。

图9 铺针缝针方法示意图

图10 里襟修复


在全部修复衬垫后,将多余的背衬材料剪去,包边,再按照线丁标记将两片按文物原状缝合即可(图11)。

图11 修复后-正面

在完成修复后,使用无酸纸覆盖文物,平摊存放于库房中,这样可以让文物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遇到文物运输等无法让其平摊的情况时,也要尽量减少折叠,并在折叠处放置缓冲物,避免过度皱褶和叠压。


修复特点

文物破损较严重,在修复时,将其部分拆开,分别修复。为增加其整体牢度,考虑面料采用全衬垫的方式,分块进行缝合加固。对于海青衣上残留的扣袢,在修复时予以保留并做加固。各部分分别修复完成后,将拆除缝线重新依原始工艺缝合,这样让原本脆弱的文物有了支撑,并有效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损害。


修复实施:李君、徐青青、沈欣、郑海英

文字撰写:杨汝林

资料来源: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修复报告第027-2012-2号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