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悬泉汉简与丝绸之路》在中丝博开讲(2017-09-02)
2018-01-02

9月2日下午,两场精彩的“敦煌主题”讲座如约而至,中国丝绸博物馆新猷资料馆座无虚席。

敦煌研究院文保所所长,博士、研究员苏伯民首先为听众们带来了《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讲座。



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200多身彩塑,26座文物建筑,毫无疑问是人类文化、历史文明的瑰宝。可都知道,壁画跟人一样,也会得“百病”,这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无数的课题,如何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分析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的“病症”并合理“对症下药”,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苏伯民在讲座中为听众们一一解读了壁画保护的基本程序、敦煌壁画存在的病害、敦煌壁画的调查技术和莫高窟预防性保护等问题,帮助大家认知敦煌壁画的科研保护工作。

正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中展出的“唐敦煌320窟”即为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的成果。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不断认识文物的劣化原因,以保护壁画价值为根本,逐步探索和改进现有的各种保护修复方法。讲座最后苏伯民也向大家展示了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建立健全各类预防性保护管理措施和制度,实现敦煌壁画这一珍贵人类文化遗产长久保存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第二场讲座《悬泉汉简与丝绸之路》由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德芳主讲。



20世纪初至今,甘肃河西走廊先后出土了大量汉代简牍,其大宗者,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包括悬泉汉简)等等。青海的上孙家寨与新疆的土垠、楼兰、尼雅等地也都出土了数量不等的汉晋简牍。

张德芳首先向听众们介绍了悬泉置和悬泉汉简的相关情况,继而带领大家从悬泉汉简中一步步探索丝绸之路路线,了解当时的中亚与西亚,揭秘南亚次大陆的波斯……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中同样也为观众们呈现了经过科技修复与保护悬泉置出土文物。





总数超过了70000枚的悬泉汉简与当年的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不但是研究丝绸之路宝贵的原始文献,也是展示丝绸之路悠久历史的全景画卷。讲座中,张德芳也与听众们分享了众多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丝绸织品,让听众们更全面地领略到这一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保障的驿站。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还与两位主讲人交流了许多和敦煌、壁画修复与保护、丝绸之路等相关的问题,主讲人都予以细心解答。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