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是哪一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这一遗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
2018-01-02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于 2009年 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环太湖流域地区(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杭嘉湖地区的蚕桑生产技术及民俗活动,清水丝绵制作技术,绫绢、杭罗、宋锦、蜀锦、缂丝织造技艺。


        传承和保护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有助于全世界人们了解和尊重这一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了解和尊重这个以自然和传统手工技艺和谐统一的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了解和尊重这一具有独特手工技术和艺术风格的文化创造,促进人们在现代文明的时代保护和传承蚕桑丝织传统手工艺,继承和弘扬蚕桑丝绸所承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中国传统礼制等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标、(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标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