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2019年度小型学术研讨会(一)
2019-11-14

2019年11月12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本年度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新猷资料馆举办。本次研讨会由馆党总支副书记周旸主持,来自技术部、社会教育部、陈列保管部30余位同志参加会议。其中13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从“纺织品文物价值认知”、“博物馆社会教育”和“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三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工作心得、研究成果和技术前瞻。

赵丰馆长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他认为中国丝绸博物馆作为研究型专业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在专业方向的竞争力,从而才能在国内外文博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举办学术研讨会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周旸副书记主持研讨会

赵丰馆长总结发言


以下是13个报告的文字摘要和图片摘要。


郑州仰韶文化遗址中纺织品遗存的研究

报告人:郑海玲(技术部)

20世纪80年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台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丝织品,距今5000多年。但丝绸源于何时,仍需确凿的考古实证。目前,我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在郑州的青台遗址、汪沟遗址和双槐树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寻找丝织品遗存。很幸运,在汪沟遗址的瓮棺中发现了碳化纺织品,并成功鉴定出部分纺织品的纤维材质是蚕丝。针对青台和双槐树遗址提取的土壤样品,开发免疫磁珠技术解决微痕样品的富集、提纯难题。相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有望探明丝绸的起源。


乾隆色谱再研究——基于北京艺术博物馆清代藏品的染料鉴别

报告人:刘剑(技术部)

“乾隆色谱”的复原研究旨在利用历史文献、分析检测和文物实物三重证据来科学推测清代中期宫廷丝织品的颜色。2019年,“乾隆色谱”复原小组与北京艺术博物馆、温州大学合作,成功鉴别乾隆时期三件宫廷织物的染料品种,结合科学测色结果,基本明确了黄色系、蓝色系和绿色系纱线的颜色命名规律。下一步的工作将着重于乾隆时期缂丝袍料上每一种颜色的复原,以及查询当时江南地区染色行业的历史档案。


中国古代织机的核心:多综提花装置

报告人:龙博(技术部)

提花织机是织造机具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它将纹样信息贮存于提花装置上,在织造过程中控制提花程序并且循环使用。基于考古出土的实物,多综式提花织机无疑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提花织机,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多个综片控制提花规律,它兼收并蓄了当时各类织机的优点,织造出精美绝伦的提花织物。可以说,多综提花装置开创了大批量提花织物生产的先河,为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奠定了技术基础,留下了五彩缤纷的物质文化遗产。


汉机织汉锦——五星出东方锦复制

报告人:罗群(技术部)

从现代力学理论分析阐述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滑框式移钩多综提花织机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比历史上后期出现的花楼式束综提花机的机械原理,说明两类织机各自适应制织的提花品种。此外介绍了五星出东方锦整幅织锦的三个复制来源,解析五星出东方锦的组织结构、纹样和工艺参数,通过对每一个工艺步骤及操作方法说明,还原汉代五色经锦繁复的上机准备,展现汉锦织造技术的奇技精巧。


博物馆热潮中的讲解员自我定位

报告人:钟红桑(社教部)

在博物馆越来越火热的当下,来自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观众开始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的美好。同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语音导览、智慧讲解等设备也越来越完善,人工讲解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讲解员比之语音导览器,是能够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且更加具有人情化,他们能够给观众展现出更加生动,更加广阔的文化世界。


互联网+文物教育:以女红传习馆的实践为例

报告人:余楠楠(社教部)

“互联网+”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开辟了一片崭新的信息化服务领域。国丝馆于2018年向浙江省文物局提交了课题研究申请,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基础,以女红传习为核心,以弘扬传统丝绸文化为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表现形式丰富、信息获取便捷的优势,从“互联网+文物教育”概念入手进行研究和实践。其宗旨为创新性地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众对中国丝绸文化与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世界天然染色工坊”学员群体分析所得

报告人:陈露雯(社教部)

为配合第一届天然染料双年展,中国丝绸博物馆在2019年5月21日至5月24日围绕12个染色专题,开展了共计17场天然染色工作坊。本次报告以报名工作坊的400余位学员为主体,通过梳理报名数据,从性别、城市、年龄、职业、重复报名场次、工坊费用影响等方面,以分类汇总的统计形式进行了群体特征细化分析,以期提升和优化同类型染色工坊的学员招募投放形式。


水陆画中的神仙服饰

报告人:孙培彦(社教部)

水陆画是我国佛教、道教举办水陆法会时所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画,以水陆卷轴画和水陆壁画为主。水陆画中诸神仙服饰多借以飘逸灵动的披帛,绚烂的彩珠璎珞,宽衣广袖,华丽的色彩与纹饰,夸张的冠式及配件,结合世俗服饰加以一定的想象与夸张进行神仙化处理。并受宋、元、明三朝服饰的广泛影响,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夸张性、多样性、宗教性、世俗性、程序化等多种特征。


锡盟出土皮革的样品分析与保护试验

报告人:杨海亮(技术部)

报告讲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伊和淖尔古墓出土的一件皮衣的材质鉴别与回软保护。该件皮衣对于研究北魏时期鲜卑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存在发硬、破裂及霉菌等病害,急需修复保护。通过毛纤维超微结构和红外光谱化学计量方法确定皮衣的毛领使用鼬科貂类皮毛;通过还潮和回软实验,并使用近红外光谱方法无损监测脂类流失状态,证明回软剂能有效改变皮革文物样品的发硬状态,并能保持柔软。


辽代褐色罗面丝绵帽的修复保护

报告人:楼淑琦(技术部)

辽代罗帽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博物馆。因存在残缺、破裂、皱褶、污染、糟朽等严重病害,因此采用罗帽面子的罗面,选用风格相近的现代面料西丽纱作为背衬材料。以针线法分别对罗帽的面子罗面、面子绢面和里子分别进行全衬的修复,然后拼合成形。修复后的丝绵罗帽形制明确,纹理清晰,光泽协调,整体牢固度提高,观展效果增强,达到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对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胶粘剂在丝织品修复中的应用——以馆藏华托服修复为例

报告人:王淑娟(技术部)

纺织品文物的修复通常以首选物理方法为原则,但是由于纺织品保存状况极差而导致物理修复方法无法奏效时,则根据文物特点选择化学加固方法实施保护修复。中国丝绸博物馆所藏一件西方时装——华托服,因面料质地紧密、造型挺括,但遍布裂缝、牢度降低,无法完全适用于针线缝合加固,故采用胶粘剂加固方法,并结合少量针线缝合的加固方式。


内蒙古兴安盟出土辽代团扇的修复与保护

报告人:汪自强(技术部)

内蒙古兴安盟出土的辽代团扇,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残损严重需要修复保护,在制定修复技术路线时,为最大限度保持团扇的原状,设计在不拆除团扇四周绕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复。第一、制作与团扇内径相同的有机玻璃板,以便于修复与透光;第二、加工与团扇相类似的补材并老化染色;第三、在补材上刷糨,与团扇粘合并对齐经纬线;第四、由于补材颜色比团扇略浅,用矿物颜料在补材上进行适当全色处理。


立体纺织品类模具造型材料——fosshape

报告人:杨汝林(技术部)

中国丝绸博物馆里的文物,除了平面裁剪的衫袍以外,还有许多立体类的文物,例如鞋靴、囊袋、帽饰以及众多的立体裁剪的西方服装等,在存储和展示中都需要有合适的模具支撑。报告中讲述了一种立体纺织类模具热塑性材料,展示了使用该材料制作模具的过程并分析了其使用的利弊,为将来制作立体类纺织品支撑模具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