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丝路之缬:古代中国

展览地点:中丝博基本陈列厅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17日 - 2014年12月15日

策展人:徐铮

展览简介:“丝路之缬:古代中国”展出的10件中国古代丝绸染缬作品均为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品。


缬字出现很迟,约在唐代才有三缬之名,用作古代防染印花织物的统称。但就“缬”字本义来看,它实际上就是指绞缬一种,就是今日所称的扎染。唐代《一切经音义》说:“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日缬”,很清楚地解释了缬的本义是绞缬。

最早的绞缬实物约出现于魏晋时期,如甘肃敦煌佛爷庙北凉墓葬中、玉门花海魏晋墓中、新疆尉犁营盘墓地及吐鲁番阿斯塔那北朝至隋唐墓葬群中均有出土,图案亦有一些变化,但多为小点状,也有少量网目状和朵花状的图案。对照唐代的文献来看,这些小几何纹的绞缬名目多见于唐诗之中,如撮晕缬、鱼子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其中出现较多的是鱼子缬和醉眼缬,也就是出土实物中最常见的小点状绞缬。

其次是蜡染的应用。其实,蜡染最早见于印度或是中亚地区的棉布上,但到了魏晋时期,西北地区出现了以点染法点上蜡液后进行防染而成的丝织物,这种先以蜂蜡施于织物之上,然后投入染液染色,染后除蜡的方法就被称为“蜡缬”。然而在中原地区,蜡缬很快为使用以草木灰、蛎灰之类为主的碱剂进行防染印花的灰缬所代替。唐代的灰缬非常流行,在操作时常通过夹板夹持来进行二次防染,一般先将织物对折后用夹板夹持,然后施以防染剂,打开夹板,进行染色的方法得到色地白花。这种灰缬便是后来广泛用于棉布印染的蓝印花。

三缬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夹缬。夹缬之名始于唐,据《唐语林》记载:夹缬的发明者是唐玄宗时柳婕妤之妹,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其名也屡见于唐代史料,它指的是一种用两块雕刻成图案对称的花板夹持织物进行防染印花的工艺及其工艺制品。夹缬中最为精彩的是多彩夹缬,其关键是在夹缬版上雕出不同的染色区域,使得多彩染色可以一次进行。但唐代夹缬色彩总数并不完全等同于雕板设计的色彩区域数,有时在染色时夹缬板上只雕一种纹样,单色染色,染成后再用其他颜色笔染。


朵花纹蓝地蜡缬绢

唐代(618-907)

这件蜡染虽然只有四瓣小花这样一种图案,但在雕版时采用了一对约为纬向25cm、经向11cm的雕版,雕成完成对称的镂空版。在施蜡时先将两块雕版对称地夹住织物,再通过镂空处进行加蜡。然后是解开雕版,进行染色。因此,这种防染技术是结合了蜡染和夹缬两种工艺进行的,这种方法应该产生在盛唐之后。


绯色回叶纹印花纱

唐代(618-907)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捐赠

此件织物采用灰缬的工艺制成,在制作时线将灰剂通过夹缬版印在织物上,然后进行染色,打开夹板后得到色地白花。


褐色锦缘绢帽

北朝(386-581)

此顶帽子由三部分组成,即帽身、木件装饰及飘带。其中帽子主体部分以褐色平纹绢制成,四周镶缝花卉纹经锦,帽身上沿前端绑系一件以整木削刻而成的木质顶饰,由孔洞大小推测,原应有羽饰物插入。帽后缀缝多根飘带,分别以黄地绞缬绢和褐色素绢制成。


花卉纹刺绣夹缬罗

唐代(618-907)

这件织物的原貌已无法辨清,主体为菱纹暗花罗织物,其上以平绣绣出一些单独的小花,呈直线状排列。右边是一条宽约10cm的刺绣带,原来可能是衣襟之类,带上用彩色丝线平绣出花树、鸾凤和蝴蝶等纹样,十分写实和生活,是唐代丝绸图案走向人间、走向现实的最佳证据。在这块织物上还钉缝有两块多彩夹缬罗,夹缬是用两块对称雕刻的凸版相对夹持进行染色,这样织物上有凸版夹住的地方就无法染上颜色,起到防染作用,而未被夹住的地方就则染成深色。利用凸版分隔不同未夹区域并注入不同染料可以使织物染出不同的色彩,就是多彩夹缬。


绞缬绢片

唐代(618-907)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捐赠

此件绢片的网状花纹由织物本色晕斑排列组成,每一斑点的中心都有一个明显的针眼,这些针眼是绞缬工艺缝绞法加工的特征。所谓缝绞法即是按照图案设计,将织物折叠、针缝、绞紧,再经浸水处理,使在织物的相应部分造成机械性防染条件,染色后便显示出“防白”的图案。


绞缬绢衣

北朝(386-581)

此件上衣基本为对襟短身,两襟微微相交,袖子为喇叭形的宽袖,袖宽44.5cm,属于当时流行的襦,衣襟上有红、褐两根系带。面料全部采用绞缬绢染出褐色地黄色小点纹,绞缬密度约在1×1.4cm出现一个绞。绞缬又称扎染,在中国北凉时期开始流行,从东到西的壁画如龟兹壁画及高句丽壁画中均可看到,但保存如此完整的绞缬服装尚不多见。


锦缘绢地绞缬吊带裙

唐代(618-907)

此件唐代长裙以深棕色绢为面料,由吊带、裙身和宽敞下摆组成,胸部以下裙身有19道青色横条纹,以绞缬工艺染色而成。裙下摆缝缀有两道宽锦缘,分别为棕色地团窠联珠山羊纹锦和红地联珠对鸟纹锦,均为斜纹纬锦,其织造技术和图案具有中亚波斯风格,在青海都兰墓中也有同类裙款发现。


小花夹缬绢

唐代(618-907)

此件夹缬作品采用较为简单的小宝花纹样。纹样直径约为7cm,图案循环经向9cm,纬向约11.5cm。染色时共有两套色彩,近团花心处为蓝色,外围的小花为橙色,但橙色已褪,很难看清。


杏黄地目结纹绞缬

唐代(618-907)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捐赠

此件绞缬的图案呈行列状排列,采用绑轧法中的环扎工艺制成,在制作时用针或勾挑起织物一小点,把织物局部撮成收伞状,在其的下端用线环扎数圈,打套结绞紧止住,染色后在线扎紧处则形成白色花纹,这是绞缬中最典型的加工形式。


折枝暗花夹缬罗

南宋(1127-1279)

此件织物以暗花罗织物为地,其基本组织为三经绞罗地上起1/2右斜纹花,三纬二绞,织出折枝花卉纹样,然后以夹缬技法染出花卉及散点小花纹样。

关注我们 ×